劉封久隨劉備,三觀沒有受到摧殘,不忍從弟流落在外故而將其帶在身邊,又常以霍去病的出身鼓勵寇安國。
寇安國因此發憤圖強,跟著劉封參與入川之戰和漢中之戰,每戰必先,純靠軍功晉升為校尉。
劉封將保護關羽家眷的任務交給寇安國,除了想讓寇安國立功外,也是看重寇安國的悍勇。
雖然不止一次聽劉封說“越眾子而再現羅侯寇氏之名”,但今日再次聽到這句話,寇安國依舊激動不已。
寇氏子弟雖然不算多,但跟寇安國同輩的也有六十餘人。
而在已經當了漢中王養子的劉封眼中,這六十餘寇氏子弟中能再現羅侯寇氏之名的,竟隻有寇安國這個寇氏沒人在意的私生子。
這讓寇安國如何能不激動?
劉封的肯定和信任,讓寇安國當場就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寇安國不怕死。
寇安國怕的是毫無價值的死。
“末尉謹遵將軍之命,即便我死了,也定會護住前將軍的家眷。”
寇安國心中沒有去想諸如劉封跟關羽關係差所以我不願去護送之類的狗血矛盾,寇安國心中隻有一個想法:劉封的軍令,死也要完成!
劉封不吝讚賞,肯定了寇安國的死誓後,又對方月、潘風、俞射、穆舜四軍侯道:
“爾等四人,即日起移兵荊山眾據點,向李輔等人傳我軍令:偃旗息鼓,探敵備戰。”
“若有荊山義兵前來借糧,可酌情與之。”
四軍侯沒有多言,抱拳應命。
隨後。
劉封又看向都尉田七,道:“田都尉,你替我走一趟上庸,告訴申耽:籌備糧草,越多越好,今日與我同患難,來日我與他共富貴。”
劉封有條不紊的下達一個又一個的軍令。
荊州傾覆在即,劉封必須得儘可能的準備充分。
最後。
劉封又親筆書信一封,派人送往秭歸交給孟達。
守住上庸和保住關羽的另一個關鍵,在於秭歸。
雖然史載的孟達叛變了,但劉封並非迂腐之人,即便心中不喜也不能去用未發生的事來斷罪。
孟達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且又在宜都郡有七八年的太守經驗,是擋住陸遜入主宜都郡的最佳人選。
而劉封給孟達請的“令孟達暫代宜都太守,督宜都四縣軍政諸事,運糧入房陵”手令,也是在增加孟達的陣營榮辱感,避免陸遜這個擅長玩心術的對孟達用離間計。
雖說不一定會讓孟達叛變,但也可能會讓孟達擺爛。
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擺爛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