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起身,微微低頭,說道:“啟稟陛下,臣此次前來是想說渤海郡倭寇之事。”
“如今,倭寇趁我大乾周圍不穩,大肆侵擾渤海郡。”
“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若是繼續下去恐怕會成為大患。”
皇帝聞言皺了皺眉,問:“愛卿,以為此事該如何解決?”
“啟稟陛下,倭國之人甚卑賤,不知世上有恩誼。”
“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而無大德,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
“所以,臣以為必須要施與威武,方能令其徹底臣服。”
“朕亦有此意,但清繳倭寇不同於尋常作戰。”
“他們異常狡猾,輕易不會與大軍正麵作戰,還需有得力將領才行。”皇帝說道。
“陛下,臣聽聞鎮遠王世子蕭墨,已經得到陛下應允前往殿前司任職。”
“不如讓他領兵,興許可以攜鎮遠王之威,一舉蕩平倭寇之亂。”
皇帝聞言不由冷笑,他剛才就有所懷疑,倭寇之事完全可以到朝堂上說,這老東西為何還要單獨過來,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蕭墨年紀尚輕,更是沒有絲毫領兵經驗,愛卿此議不妥!”
“陛下,臣以為越是年輕人越要曆練,也好使他儘快恢複鎮遠王榮光,為我大乾效力。”徐昆繼續說道。
“此事不必再提。”皇帝麵露不悅,道:“鎮遠王隻有他這一條血脈,朕自當儘力保全。”
“如今朕隻想讓他平安活著,哪怕是出現意外也不允許!”
“倭寇之事等明日朝堂上再說,沒事的話你就回去吧。”
“是,微臣告退。”
徐昆走後,皇帝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趙大伴,你覺得他過來乾嘛?”
“他似乎是想讓蕭世子領兵,儘快建功立業,好繼承鎮遠王爵位。”趙大伴眼睛轉了轉:“不過,他不是和鎮遠王有過節嗎?”
“如此不計恩怨,徐相真心是為我們大乾考慮啊。”
“你還是這般蠢笨,話裡意思都聽不明白。”皇帝沒好氣罵了一句。
“這老東西是來試探朕,看朕對蕭墨態度如何。”
“你信不信,隻要朕答應讓蕭墨領兵,他就敢暗中下手把他除掉。”
“不會吧?”趙大伴疑惑。
“他說讓蕭墨重振鎮遠王榮光,其實是提醒朕,當年鎮遠王功高蓋主。”
“朕說不允許蕭墨出現意外,就是警告他不準亂來。”
“啊?”
趙大伴驚訝,道:“蕭世子如今才剛出來任職,應該對徐象沒有任何威脅吧?”
“他有必要去對付一個,外界公認的舔狗窩囊廢嗎?”
“你還真是個蠢貨。”皇帝冷哼一聲。
“你以為徐昆這種老狐狸,會輕易相信外界傳言?”
“憑他和蕭家的仇怨,絕對不會允許蕭墨有絲毫崛起的苗頭。”
“難道你覺得他會蠢到,等著仇人成長起來?”
“陛下,您就不擔心蕭墨成長起來,如當年鎮遠王那般?”趙大伴似是好奇,問道。
皇帝笑了笑,傲然說道:“即便他父親鎮遠王在世時,朕也能隨心駕馭,難道要去擔心他一個毛頭小子。”
“朕倒是希望蕭墨有些本事,看他能成長到何種地步。”
“陛下英明,洞察全局!”趙大伴嘿嘿一笑:“老奴還是專心伺候陛下,動腦子的事情不適合我。”
皇帝沒再理他,而是拿起桌上奏折,腦中不禁想到往事。
其實,他要保蕭墨還有其它原因,隻不過那事太過隱秘,從來未向任何人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