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容這些天高懸的心,終於是放回了肚子裡。
四十四人,而已。
彆說四十四人,就算來揚州城的有四百四十人,四千四百人,都不會發生他擔心的那種局麵。
數萬人入城?
怎麼可能呢……
現在回想起來,楊容自己也是啞然失笑。
雖然位高權重,但楊容早年也是家中貧寒,自然知道在兵荒馬亂的年景,能讀書的家庭,可謂是萬中無一。
所以哪怕範圍擴大到整個直隸地區,那十幾萬考生中的大多數,大約也隻是走個過場,圖個熱鬨,在最初的縣試那一關,就已經被淘汰了十之八九。
現在雖然主考官秦楓大人發了公告文書,言明隻要是對自身才學有信心,能夠在鄉試中嶄露頭角的,都可以來揚州城試試。
但其實,能有這份充足信心的,少之又少。
最終來到揚州城的,就隻有四十四人而已。
不過……
楊容剛剛放下心,忽然又因為另一件事悄悄收緊。
這四十四人,都是之前科舉考試中落榜的呢。
也就是說,假如他們真的才學出眾,能在此次鄉試中金榜題名,那就意味著他們所在的衙門官員,在組織之前的考試中,辦事不力,甚至很有可能隱藏著如宋去華等人這樣的營私舞弊行為。
秦楓這一手,實在是太狠了!
楊容可以想到,此時此刻,不知有多少直隸地區的地方官,寢食難安,擔心那柄揚州城裡的雪亮屠刀,忽然間迸發出恐怖的刀光,劈到自己頭上。
……
大明,洪武五年,科舉。
直隸地區,鄉試。
這已經是最高級彆的地方性考試。
通過鄉試之後,便是天下學子心目中最神聖的會試,要與全國的讀書人同台競技,決出三甲,也決定了自己未來的青雲之路。
至於殿試……那更像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境而已。
春風得意,跨馬遊街,固然是至高無上的理想,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隻是說說而已。
普天之下,高手如雲,誰敢說自己真就有冠絕天下的狀元之才?
考場設在揚州城的這場鄉試,無疑規格極高。
來自京城,官居刑部尚書,當朝正二品大員楊容,竟然隻能坐在次席。
而真正主持考試的,竟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最關鍵的是,這年輕人的麵容,對於很多揚州百姓來說,並不陌生……
“啊、那……那不是武峰麼?”
“對呀!武三鬥的兄弟!就是他!怎麼……他坐在那個位置上?”
“天哪!他難道就是京城來的主考官?”
“不知道啊!這戲法是怎麼變的?”
“咱們知府大人呢?這麼重要的場合,就算輪不到他主持,也應該出席吧,怎麼沒見到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