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酒杯朝向眾人,說道:“這第三杯酒,是馬京有一事不明,希望諸位能夠給馬京解惑。”
說完,馬京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唇邊掛著一滴晶瑩,順著嘴角留下。
有事需要他們解惑
眾人聞言頓時心裡疑惑大起,彼此看了一眼都不知道馬京說的究竟是什麼事,隻好紛紛看向馬京,等著他的下文。
馬京將空酒杯放到桌麵上,伸手拉開身後的椅子,從座位上走了出來,踱步著說道:“咱回來的時候,聽說有百姓上萬民書反對戶部更改稅製。不知道諸位有聽說過此事嗎”
更改稅製這件事鬨得很大,眾人都是關心國家大事的讀書人,這件事他們當然知道。
但是在這個時候,卻是沒有一個人貿然開口。因為他不知道馬京突然提起此事,究竟是有著什麼盤算。若是說的好,符合馬京的打算,那自然皆大歡喜。但若是說的不好,和馬京針鋒相對,那豈不是尷尬吃人嘴軟,畢竟他們現在都還坐在馬京的宴席上呢。
見沒有人說話,馬京回頭看向縣令,笑著問道:“老父母聽說過嗎”
縣令見躲不過去,隻好點頭,說道:“這件事本官自然聽過,而且還聽說本縣也有百姓上了萬民書。”
“百姓為何要上萬民書”馬京繼續問道。
縣令沉吟一下,隨後撚著胡須,說道:“聽聞是戶部稅製對百姓不利,所以百姓才會上萬民書的。但是此事本官倒是並不清楚具體是怎麼回事,百姓上萬民書那是百姓自己的事情,本官也不好乾涉。”
大明可不比前元,大明朝的百姓因為老朱的緣故,他們腰杆子堅硬的很!百姓有權力舉著大誥,將當地官員捉拿起來押往京城。
老朱剛剛逝去不久,這個大誥的威懾力還在。因此,一般官員都不願意和百姓起了衝突。
縣令這樣解釋,合情合理的同時,也隱晦的表示他本人對此事是無所謂的態度。
馬京微笑著朝縣令暗暗點頭,然後轉身朝眾人說道:“咱剛剛回來,便聽到有百姓說戶部更改稅製對百姓有損。但是咱在京城聽到的,卻是有些不一樣。”
其他人聽了,頓時一陣騷動起來,喧鬨聲眼看著就要升起。
馬京連忙抬手將眾人的議論止住,高聲說道:“諸位,咱自從回來,便聽到各種各樣議論戶部稅製的種種說法,不一而足。說什麼的都有,但是和咱在京城了解到的相去甚遠。有些完全就是無中生有,是有人在混淆視聽、胡說八道!”
“那,馬舉人從京城而來,不如就和咱們好好說說這戶部的稅製究竟是如何的”
“是啊,這些日子說什麼的流言都有,弄得大家也人心惶惶起來。現在既然馬舉人回來了,那不如和大家夥好好說說,也算是去了咱們的一塊心病,以正視聽!”
馬京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指著剛才說話的人說道:“好,說得好,正是應該以正視聽!”
說著,馬京頓了頓之後,抬起手,朝眾人大聲說道:“戶部這次更改稅製,主要有四點:一是清丈土地......二是統一繳稅......三是攤丁入畝......四是銀錢繳納......”
馬京從稅製的四個要點開始,一點一點的和眾人詳細的解釋了一遍。當然,也不是他說什麼,彆人就會信什麼。
有疑惑的當場便提了出來,馬京開啟了舌戰群儒模式一一都做了回答和解釋,直到所有人都滿意為止。
大明才建國三十二年,這個時候官紳地主階層還未形成。很多考中秀才舉人功名的人,也是出身於農人。他們知道百姓的辛苦,也有一腔熱血,因此都紛紛讚同馬京的話。
“多虧了馬舉人,今日才讓在下知道,原來朝廷是為了讓稅收更加公平,也是為了減免百姓的勞役之苦,才會更改稅製的......”
“是啊,原來咱們都誤會了朝廷......”
馬京見此,高聲說道:“諸位,朝廷此舉可謂是利國利民。而現在卻有小人在作祟,想要混淆視聽誆騙百姓。我等食朝廷俸祿,自當為朝廷分憂,應該即刻撥亂反正,以正視聽!”
“好,馬舉人說的好,大明養士三十年,仗義執言就在今日,咱們應該撥亂反正,以正視聽!”
“撥亂反正,以正視聽!”
“撥亂反正,以正視聽......”
看著群情洶湧的眾人,馬京臉色一正,拱手躬身朝眾人百姓,好似在交付重托一樣,鄭重的說道:“馬京拜托諸位同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