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皆可明證太祖皇帝,以朝堂、地方官吏為官民生教養為首,而賦役完欠次之。先民生,而後財稅徭役。”
“臣以為,今次朝堂若開整頓吏治,當遵太祖皇帝之名,順應百姓載舟之言,考核吏治,朝堂上下官吏,當以民生先考,而後審財稅徭役。”
嚴紹庭一番史料複誦,隨即看向老道長,而後側目看向高拱等人。
既然今天都已經議到了這裡,儼然一副要開始整頓吏治的勢頭。
自己也就順勢而為,將考成法給提前弄出來。
不過。
較之後來張居正手上的考成法,嚴紹庭卻也做出了改變。
先百姓民生,而後財稅徭役,再次之其他。
嚴紹庭更是看向高拱,笑著詢問道:“高閣老,不知下官此番之言,閣老以為如何,是否有所欠缺?”
高拱當即搖頭。
卻是眉頭微皺。
不是嚴紹庭說的不夠好,或者有所欠缺,而是太好了。
高拱抱起雙拳,躬身看向皇帝。
雖然他不願意承認。
但此刻的高拱,卻必須承認一件事情。
“陛下,嚴侍讀此番所言,已是沉穩,必然思量依舊。”
“國家整頓吏治,其目的便是為了興旺民生,增強國力,富裕百姓,富強百姓。”
“整頓吏治,旨在天下黎庶百姓。”
嘉靖亦是目露亮光的看向嚴紹庭,輕聲詢問道:“所以這也是你在昌平所作所為的依據?”
嚴紹庭拱手道:“陛下聖明,自能明鑒臣此等拙劣之術。”
嘉靖點點頭:“你繼續說。”
聽到高拱的誇讚,皇帝要求繼續說。
嚴世蕃本是心中鬆了一口氣,此刻更是麵露笑容。
他不禁又有些疑惑。
難道我兒當真是天縱奇才?
隨即。
嚴世蕃頗為可惜的搖了搖頭。
可惜了!
徐老貨不在此地。
不然今日定要叫他知曉。
誰的兒子更勝一籌。
不過也不用比較了。
隻祈禱如今大概已經被關押在詔獄裡的徐璠,能有幾分硬漢子氣度,抗住廠衛那幫虎狼的嚴刑拷打。
可惜!
可惜!
嚴世蕃滿臉的惋惜,但心中卻已經是燦爛開。
嚴紹庭則是繼續說道:“國朝愈二百年,乃至當下,天下官吏考滿遷秩,必嚴核任內租稅,征解足數,方許給由及交代。”
“戶部在本朝五年,更有諫言:凡征解未完者,籍記多寡,著為限程,限內皆停俸,以完日支給,過限者並下巡按逮問,送吏都降用。”
“自此朝堂上下,皆以官吏賦役完欠為首考,乾係官吏前途。”
“此舉,或一時可增朝堂賦稅,足數徭役。可時日至今,官吏皆以此為追求。則有司者憚於降罰而敲樸隨之,民力不能勝而逃亡隨之,此不謂竭澤而漁乎?”
“撫按因此罰俸,有司因此降斥,小民因此空竭。舊欠無複可追,太倉漸以告匱,年複一年,入愈少而出愈多。”
嚴紹庭的語氣愈發凝重,臉色也愈發難看。
朝廷上下,隻顧著以賦役完欠為考核官員的標準,人人為了自己的官帽子,就隻顧著搜刮百姓。
國家是一時間變得有錢了,可百姓呢?
百姓永遠就那麼多。
今日這個官來賦役完欠達標一次,則百姓貧窮一次。
明日那個官再來一次。
百姓還能拿什麼,來保住這些官員的官帽子?
長此以往,大明朝不亡才怪!
後來天下遍地流民、亂民怎麼來的?
不就是這麼來的。
整頓吏治。
勢在必行。
考成法也要提前用上。
但如何考成,如何使用,卻要另當彆論了。
嚴紹庭看向上方已經陷入深思的老道長。
而這,也是他今天為何要一開口,便將太祖洪武皇帝給拉出來,立一塊祖宗成法招牌的原因所在。
嚴紹庭哀歎一聲,語氣悲憫。
“陛下,朝廷不易,可百姓更不易。”
“誠如高閣老所言,整頓吏治乃是為天下蒼生,我大明江山社稷,祖宗基業。”
“百姓日貧,國家何以強盛?”
“百官安能隻知賦役完欠,而不知治下民生百業?”
“田野之間,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可百姓呢?”
“曆朝曆代,至多也就數百年基業,何以?”
“既整頓吏治乃為天下蒼生,黎庶百姓。”
“臣請陛下降下口諭,不論此次朝廷是否開整吏治,不論是何人操辦此事,務必以太祖洪武皇帝之諭令為先,以朝堂上下官吏考課田地複耕、開辟、招攬流民、立淳樸民風為首。”
…………
月票推薦票
(咱家老爺們,懂的都懂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