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郡,冀縣。
隨著冬季的第一場落雪。
整個漢陽郡都被積雪覆蓋,銀裝素裹大地一片蒼白。
太守府的書房當中,火盆又增加了兩個,但是依舊難以完全抵擋外麵的嚴寒。
後世都知道明朝亡於小冰河時期。
但極少有人知道,東漢年間,也正處在一種節氣混亂的小冰河時期的夾縫。
冬季越來越冷,有時甚至在六月天氣依舊落雪。
之前沒有來到涼州的時候,段羽還沒有這種感覺。
但自從來到涼州之後,這種感覺就愈發的明顯。
氣候,是一個王朝興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個一年四季氣溫適宜,沒有巨大自然災害的王朝,往往在衰變的過程會變得更加緩慢。
但一個氣溫混亂,每每都要麵對自然災害的王朝,將會加劇王朝的衰落和崩潰。
自然災害所產生的影響,最佳直觀的影響便是饑荒,災病。
而恰巧,東漢就處在了這樣一種環境之下。
而這種時代,還有一個統稱。
亂紀元!
而這一段時間,因為沒有彆的事情,段羽便開始在太守府當中補充東漢開端以及之前的曆史。
根據段羽查到的一些史料顯示。
東漢的氣溫和天氣震蕩,是從新莽王朝之時便已經開始了。
在東漢建立之前,新莽的天鳳元年,天氣就已經開始逐漸變的惡劣。
《漢書:王莽傳》中記載,四月,隕霜殺草木。
也就是說,四月的時候,天氣驟然霜降,將春天剛剛新長出來的草木嫩芽都殺死了。
這種天氣完全不正常。
而就僅僅相隔一年,天鳳三年二月。
原本應該春暖花開,萬物複蘇的時節關東地區卻遭遇了強烈地震和風霜雪降。
《漢書:王莽傳》中記載,地震,大雨雪,關中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
二月春暖花開的時候,關中地區遭遇了強烈的地震,還有大雨雪,最深的地方,積雪可達一丈。
僅僅是又過了一天,到天鳳思四年的時候,有記載,八月份的時候,寒冷的天氣甚至已經可以凍死人了。
當段羽在看到這些記載的時候,也感到驚訝。
羌族從酒泉張掖開始朝著關東遷徙的時候,便是東漢初年。
而當時羌族遷徙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生活環境所迫。
新莽王朝從建立,一直到赤眉軍崛起,幾乎每年都在遭受強烈的自然災害。
而東漢初期,隻是延續了一段時間新莽王朝的惡劣天氣,在後來的幾十年當中,氣溫開始逐漸的轉好。
這個時間階段,也是東漢王朝最穩定的一段時期。
但這種天氣並沒有完全退去,隻是減少而已。
汝南袁氏的先祖袁安當年在抵達洛陽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場大暴雪。
暴雪過後,洛陽城內的百姓都紛紛出來清掃自家門前的積雪。
而袁安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所以並沒有出門掃雪。
而路過袁安家門口的巡檢士兵則是以為袁安在家中被凍死了。
伴隨著惡劣的氣候,土地糧食減產,剛剛播種的種子秧苗會被凍死,而百姓也因為劇烈的氣溫震蕩起伏而感染病痛。
傷寒。
為何張角的符水能廣泛傳播?
不是因為張角的符水有多麼多麼的好使好用。
而是大漢十三州,天下百姓遭受病痛傷寒的人太多了。
段羽記得《傷寒論》就是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
可見的,這個當今天下有多少百姓在遭受病痛和饑荒的折磨。
段羽以前也看過三國誌,看過三國演義。
但那些裡麵隻有關於英雄美人,群雄爭霸,搶奪地盤,廝殺權謀的描繪。
但是卻極少有關注百姓民生,對天下社會的描寫。
可是當段羽真的身臨其境在這個環境之下的時候。
也才能明白一二為什麼百姓要造反。
為什麼天下的百姓說活不下去了。
就在這種環境之下,士族豪強還在兼並土地。
看似士族遍地的繁華盛世,看似英雄美女頻出的廣闊地貌,其實更多的,則是饑寒交迫。
那些士族身上裝點服飾的美玉金銀,那些豪強家中的錦衣玉食,無非都是百姓蘸血的饅頭,吸食的都是百姓的骨血。
張角能一呼百應,天下相應,並非是因為他的符水有多麼神奇。
段羽穿越之前聽說過一句話。
那句話是這麼說的。
‘你明知道張角的符水是假的,為什麼還跟隨他造反?’
回答是:‘我當然知道張角的符水是不是假的,但他至少能給我口飯吃!’
且不論這句話是真的,還是假的。
但至少,段羽現在看到的,就是這樣。
民生凋敝,百姓饑寒交迫,豪強率獸食人。
而天下已經壞成這個樣子,那些口口聲聲唱說著以“禮治”“德治”“人治”的儒家士族卻隻知道爭權奪利。
劉備為什麼能從一個賣草鞋的,最終三分天下?
不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