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府上那場賞花會雖然規模極小,卻像煙火的引撚,一點亮光之後,建樂城各家的賞花賞景觀燈踏春就像炸開的煙火,整個建樂城重新回到往常的熱鬨之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對李小囡這個新任世子妃的好奇,送進睿親王府的請帖比往年多了至少三成,這些送進來的請帖,幾乎都要特意捎帶一句李小囡:請王妃和世子妃如何如何……
尉王妃一張一張的接著請帖,對著特意捎帶的那句’和世子妃’八風不動。
李小囡喜歡八卦看熱鬨,聽的看的可都是彆人家的八卦熱鬨,這種奔著她來的各種請帖的熱鬨,她避之不及,默默祈願一家都不要去。
睿親王府地位超然,尉王妃又是嚴肅端莊的性子,向來是輕易不赴宴請的,現在也不例外,送進睿親王府的請帖,絕大部分都被尉王妃置之不理。
可潘二太太親自送來的請帖,尉王妃就不好置之不理,李小囡也就不能不去了。
潘二太太送來的是在城外玉津園的賞春宴。
照建樂城的規矩,正月十五看一夜燈之後,天明時候不是回家,而是出城賞頭一波春意,這一條的建樂城外人頭攢動,繡帶飄揚,春意盎然。
可今年因為國喪,上元節的燈沒了,正月十六要賞的這頭一場春自然也沒人敢有心情,整個建樂城賞春的心情一直壓到進了二月,等到王相府上請人賞了花,閘門打開,就是潘二太太這樣的身份,要訂到玉津園,也排到了二月中。
出城賞春從正月十六一直延續到三月一開金明池,這中間這家那家的宴請多如牛毛,這些宴請中間,潘二太太請的這一場是小娘子和年輕小媳婦的盛會。
潘二太太這一場宴請從她守寡第二年開始,已經延續了二十多年。
最開始,潘二太太這場宴請是幾個要好的手帕交,比如尉王妃,為了分散她的悲傷孤單,故意讓她請客,開始也就是幾個要好的手帕交,後來這些手帕交有了孩子,就帶上各家和潘二太太說得來的小娘子過來增添熱鬨,一來二去,小娘子越來越多。
後來有一回,一個小媳婦說自己家孩子怎麼這麼好怎麼這麼可愛說的太興奮,把潘二太太說哭了,從此,各家就默契的不讓家族裡有了孩子的小媳婦過來了,潘二太太這場宴請,就成了小娘子和剛出嫁的小媳婦們的樂會。
說樂會名副其實。
潘二太太嫁妝極其豐厚,史家在銀錢上又是把她一個人當成一房來對待,潘二太太錢有得是,人大方,愛吃會玩,又是個隨和體貼的,她這場賞花會就成了建樂城小娘子們的大聚會,以及小娘子們最期待和喜歡的一場歡樂聚會。
比如現在,但凡能在潘二太太麵前說得上話的小娘子,都跟潘二太太表達了想見見那位世子妃的願望,潘二太太就親自到睿親王府送請帖,親自向尉王妃邀請李小囡。
尉王妃其實不願意讓李小囡去潘二太太這場賞春宴,可潘二太太都上門來請了,她沒法駁回去。
李小囡也不想去,她要是去了,這場賞春宴上大約就沒人賞春了,可尉王妃都答應了,她不去不好。
建樂城閒人在賞春這件事上講究很多,比如衣裳越素越好,不與新芽初綠爭春色。
李小囡看著晚晴挑出來的一堆鵝黃柳黃櫻草竹青,笑出來,這些所謂的素淨顏色不都是春天的顏色嗎?
以晚晴的意見為主,挑了銀白素裙銀白夾衣銀藍褙子,外麵一件銀白底繡著一叢叢銀藍竹子的薄鬥篷,穿戴好,帶著晚晴、雨亭和阿武三人,往玉津園過去。
帶上雨亭,特彆是阿武,是因為這兩人實在太想去了,行吧,反正肯定是焦點,有阿武在,說不定還能替她分走些好奇。
大約是因為李小囡要去的原因,潘二太太這場賞春宴去的人格外多,幾乎人人都至少拖帶一個姐妹。
畢竟,從李小囡嫁進睿親王府,出府赴宴請,這是第二回,頭一回王相家,她們可沒本事湊上去,這一回肯定要能來儘來了。
小娘子們不但到得多,而且到的早,不能錯過任何熱鬨。
李小囡身後跟著晚晴和雨亭,以及阿武,在無數小娘子的注目中穿過玉津園。
小娘子們極其仔細的挑剔著李小囡的頭發梳的不怎麼樣,長的也不好看啊,姿態也不夠優雅。
李小囡過去,接著挑剔丫頭……怎麼帶個男人!
哦哦!是女子?男扮女裝?功夫好得很?她跟男人一模一樣唉……
李小囡聽著傳進耳朵的隻言片語。
嗯!帶阿武來是個英明的決定,都在好奇她怎麼跟個男人一模一樣,真好。
李小囡被潘二太太身邊的丫頭帶著,徑直進了玉津園觀景最好的廳堂。
潘二太太看到李小囡上了台階,坐直,欠身往前,笑著招手,“阿囡到這邊做,今兒請了咱們建樂城最好的評彈,你聽聽怎麼樣,我覺得還是不如平江城的好聽。”
潘九娘子緊挨潘二太太坐著,見李小囡被潘二太太拉著坐到榻上,站起來坐到榻前扶手椅上,專心的看向廳堂外。
大約是事先做了安排,廳堂裡的人不多,其餘三四個都是李小囡認親時見過的宗室小娘子小媳婦。
潘二太太拉著李小囡坐下,就揚聲叫評彈進來。
專心聽評彈最好,不宜多說話,要說幾句也可以拿評彈當話題。
潘二太太看到李小囡,總是不由自主的想到出家修行的史大娘子,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