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十八,站如嘍囉。
許青山看著已經布置完整的會場,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學者已經在會場裡開始三兩成眾地閒聊。
按照組委會的安排。
7月14日是用來給各方學者報道和安頓的日子。
晚上等所有受邀學者都到齊之後,會在會場裡舉辦歡迎晚宴。
像許青山是中午到的渥太華,下午到的蒙特利爾,在酒店放完行李出來和人聊聊天,就可以參加晚上的歡迎晚宴了。
等到7月15日,也就是正式開始的第一天。
上午將會有組委會和主辦方進行歡迎致辭,由作為東道主之一的蒙特利爾大學的本吉奧教授上台做專題報告,詳細的闡述自己提出課程學習(Currculum&bp;Lear)的思路和過程,然後接受其他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家提問。
等到上午這場專題報告結束之後,就是分組分廳的自由交流環節。
像許青山這樣的普通論文作者可以排序在小廳裡進行專題報告,對於他的論文課題感興趣的學者,可以自由地進出他的報告廳去欣賞,並且進行提問。
在這種自由交流環節,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闡述自己對於哪個課題有著怎樣的看法和不同的見解。
往往在這種群英薈萃的場合裡碰撞出來的結果,會比常人想象的更加完美。
7月16日同樣也是自由交流。
如果有前一日在小廳中表現得非常優秀的學者,比如在聽眾數量上和反饋數量上達到一定程度,或者有足夠多的學者向主辦方強烈反饋了哪位學者的成果很有意思。
那該學者就可能會被邀請到學術大廳裡,也就是做全場專題報告的大廳裡進行一次專題報告。
到了7月17就是再聚到學術大廳。
隻不過把全球機器學習領域的大咖都湊到一個廳裡也不容易,自然是要聊一聊對未來機器學習的展望和設想。
如果討論得夠好,甚至有可能現場就有大手子能指出一個絕佳的方向,激發出五無數學者的靈感火花。
就像是給了一份總綱領一樣。
很有可能明年機器學習領域的主流研究就是這個方向。
在最後,則是有專人進行總結發言,宣布會議閉幕,晚上再辦上一場送彆晚宴,大家在放開肚皮大吃特吃,喝到酣暢淋漓了,回酒店睡上一覺。
等18號起床了,該繼續去乾活的去乾活,該回家的回家,願意留在蒙特利爾交流的,蒙特利爾大學的教授們能八抬大轎地扛回去開講座。
具體流程就是這樣。
彆問許青山為什麼知道得這麼清楚。
除了會議方發來的邀請函之外,此時進入會場就有一正麵塑料布牆在介紹著這一次會議的流程規則。
許青山穿得不太像是傳統意義上的學者。
他本來其實還想背著自己的登山包過來的,但臨行前被陳大躍拉著去買了比較低調的行李箱和一個看起來年輕化的公文包。
可問題是
他穿著短袖短褲的,看起來也不像是個學者啊!
許青山在會場裡觀察了一下,自己要是衣服上印上一個CML的印花,那跟奧莉薇婭他們那些誌願者的打扮似乎也沒有什麼區彆。
許青山坦然地走進宴會廳。
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富麗堂皇,但好歹也是五星級酒店,看起來也有一種低調的奢華感。
機器學習也算得上是新興領域。
大佬們彼此之間也都是認識的。
許青山在走進宴會廳的時候,並沒有侍者攔住他要他穿正裝,因為還沒有到宴會正式開始的時候,現在開放的也隻是外圍區域。
隻是學者們彼此站在一塊握手、問候、閒聊,隻有許青山漫無目的地閒逛。
頂多就是路過彆人身邊的時候被人多看一眼。
畢竟,在這種國際頂級學術論壇上,亞裔麵孔還是相對少數的,特彆是這麼年輕的亞裔。
隻不過也頂多看一眼。
許青山就被打上了多倫多大學誌願者、蒙特利爾大學誌願者等類型的標簽了。
主要還是太嫩了。
18歲參會學者的消息,目前還是隻有少部分人知道。
更多人的注意力都在今年到場的幾位大佬身上。
陳大躍寄希望於許青山能夠適應國際環境,在這裡開開眼界,但是實際上如果他不主動去尋求人結識的話,基本上不會有人來問候他。
甚至
“Water。”
許青山路過幾位看起來四十來歲,正在討論得很是激烈的學者身邊的時候,還被人攔了下來。
許青山不明所以地看了看眼前的光頭學者。
“可以給我一杯蘇打水嗎?加冰。”
那光頭學者說完,又繼續投入到了他們這五個學者在討論的話題之中,看他那情緒激動的模樣,很是激烈。
好家夥。
這把我當誌願者服務員了?
許青山聳了聳肩,許青山去服務台那邊拿了兩杯冰的蘇打水,自己一邊喝著一邊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