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崔家願不願嫁女還真不好說。
萬一被拒絕,劉安劉備兩人都會顏麵儘失。
而且,並非崔氏與娘家斷了聯係,而是娘家與崔氏斷了聯係。
劉安那樣說,隻是顧及崔氏麵子而已。
崔家為涿縣大戶,當初崔氏父親看中劉曆家世,將崔氏嫁了過來。
後來劉曆父母相繼去世,家道中落,崔氏父親幾年後亦過世,其長子繼任族長之位。
為給劉曆看病,將家中錢財花光之後,崔氏又向自己大哥借了不少錢,卻因劉曆病情始終未有好轉,借來的錢便從未還過,慢慢的,崔家也就與崔氏斷了聯係。
“婚姻乃人生大事,不能急於一時,此事容後再議吧,母親?”
“唉……隻能如此了。”崔氏歎氣道。
想起自己大哥,崔氏既是想念,又是愧疚,還有些幽怨。
直到今日,她也未曾還上之前借的錢,但現如今她自己並未有任何錢款,即便知道劉安有,也不好意思提起此事。
雖說父債子償乃天經地義,但又有哪個父母真的願意讓兒子替自己償還債務呢?
而且崔氏所借之錢並非小數,兒子也不一定能拿得出那麼多錢。
“母親不必為崔家之事掛懷,他們與我家斷絕來往,是他們的損失,用不著為此傷神。”
劉安並不知崔氏借錢一事,將兩家斷絕來往的原因歸咎在崔家身上,因此對崔家並無好印象。
崔氏見劉安對自己大哥誤會頗深,知道再不解釋隻怕誤會更深,便不顧心中的難為情說道:
“我兒切勿如此,你大伯之所以與為母斷了來往,是因母借錢不還在先,非你舅父之錯矣。”
“還有這等事?”劉安驚訝道:“母親借了多少錢?”
“前後共借兩萬八千錢之多,唉!”崔氏想到這巨額錢款,臉上愁容更甚。
兩萬八千錢,的確不是小數目了。
劉安手上的錢雖然夠,但這些錢還要用來養活那麼大一家子,自顧尚且不暇,一下拿出去兩萬八千錢,壓力瞬間就增大了許多。
可是即便如此,劉安對崔家的印象也並未有任何改觀。
不過劉安也不想讓母親繼續憂心,便答應道:“母親放心,過些時日,兒便把這錢給舅父送去。”
看來還是得想辦法再弄些錢才是,沒錢真的是處處受掣肘啊。
劉安並沒有說之後如何處理和崔家的關係,他怕說出來了傷了母親的心。
危難時方見人心。
舅父一家不願將錢全都搭進無底洞,此人之常情,劉安能理解。
但這並不妨礙劉安以後不願再與其來往之事。
為了轉移話題,不讓母親再在此事上多想,劉安便道:
“對了母親,兒今年已十六,雖未及冠,但也可以表字了。兒想找人幫自己表字,如此在外行事也方便些,母親以為如何?”
未及冠,在外便不會被當做成人般認真對待,但擁有表字,卻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年齡小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