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一旁也跟著鼓勵了張飛幾句後,開口道。
“子坤,不過翼德所想也不無幾分道理,若不能將那三萬餘山越賊子全殲於富春山,今日縱使擊退了山越,明日還是需要在富春山布置重兵防範,何其勞民傷財也?”
“不過那山越賊子有三萬餘眾,困得了一時,但困獸猶鬥,待營寨之中的水糧一絕,說不得他們會拚死反擊,導致我軍也會損失慘重。”
“故以,子坤還是需想起萬全的法子,最好能使吳郡再無山越之患為佳。”
而聽著劉備的表態,李基實則內心是有些麻爪的。
並非是滅那山越賊子難,想要瓦解那些山越之人困獸猶鬥的反擊,李基有的是法子。
隻需餓上那些山越賊子三五天,待那些山越賊子即將忍不住拚死一搏之際,隻需往營寨之中送去僅供三分之一山越可活命的食物和飲水。
餓極之人,明知其中有陰謀,但是不會顧得及那麼多的。
屆時,山越賊子那原本一致對外拚死反擊的意誌便會當場瓦解,且由於食物有限,山越內部又有著不同的部落,可以預料的是為了爭奪有限的食物飲水,必起內亂。
如此反複,每隔三五天皆送上僅供三分之一山越飽腹的食物飲水,不消半個月,不用漢軍動手,營寨之中的山越大半就會死絕。
甚至,整個過程都可以打著“仁德”的旗號要求山越投降去提供飲水食物,而山越內部混亂導致的廝殺反倒是更加凸顯了異族殘暴。
整個計謀,可堪“兵不血刃”與“毒辣之極”!
當李基下意識地萌生此計之時,甚至有些不可思議這是自己的主觀所思考出來的計謀,這明明是賈詡才會用的“毒計”。
肯定,又是被賈詡給汙染了。
隻是,在李基看來山越以及南方諸蠻都是可以融入到漢人這個大家庭之中的,一旦此次對山越斬儘殺絕,那無疑是起了一個極壞的頭。
再者,李基前世便是生活在交州之地,說不得祖上多少沾點南蠻血統也不一定,這直接把自己迷人的老祖宗給做掉了,可實在是太孝了。
想到此節,李基的太陽穴都忍不住跳了跳,然後伸手揉了揉眉心,道。
“基不敢有瞞主公,基確有兵不血刃可除山越之策。然,此或可使吳郡今後五年或十年內免受山越之患,但五年或十年後,山越之患必然再複。”
劉備不解地問道。
“為何?此前錦衣司不是暗中探查,發現吳郡南部一帶以及會稽郡附近的山越部落大多都集中在富春山了嗎?隻待困殺那三萬餘山越,吳會之地的山越不是就此一清了嗎?”
李基略微捋了捋思路後,答道。
“主公,冠軍侯亦是縱橫漠北,使匈奴遠遁,自此漠南無王庭,可草原之上匈奴一蹶不振後,又出現了鮮卑、烏桓、西羌。”
“隻要那片草原還在,那麼草原上的水草自然會養育出新的馬背民族。”
“同理亦然,縱使一戰除儘了吳會之地的山越,但隻消一定的時間,其餘地方的山越必然也會朝著原本吳會之地的山越地盤發展,占據著吳會山越原本所擁有的一切。”
聽著李基如此分析一番,劉備頓生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大漢男兒,何人不向往冠軍侯的功績?
隻是,劉備心中未嘗沒有萌生過疑惑,那就是大漢自漢武帝之後對外戰績幾乎都是勝利,為何草原上的異族就似乎永遠都殺不絕似的。
而如今聽著李基所提出的論調,反倒是覺得明朗了起來。
隻要草原還在,縱使殺得再多,這何嘗又不是在降低了草原上那些異族人口,讓剩下的異族可以享受原本不夠的水草維持生存。
待草原上的水草又到了不足以讓現有的異族生存的階段,無疑說明異族的人口自然也是提升到了一定程度。
為了生存,南下劫掠中原便成了最優解。
而如今,山越的狀況亦是大有幾分相似。
隻要深山老林還在,在其餘區域的山越也是自然會慢慢遷徙到吳會之地的周邊,等過個五年十年,又會形成新一批的吳會山越。
“周而複始,永無止境啊。”
劉備忍不住感慨了一句,然後向著李基問道。“那子坤可有良策解此死結?”
“恩威並施,或可行。”
李基緩緩地開口答了一句。
儘管如今山越的狀況有些類似於北方異族,但是雙方無疑也存在著不同點。
且原軌跡之中的諸葛亮也算是打了一個樣,七擒孟獲折服南中地區那一片的蠻族,恩威並施,使著縱使是千百年後,南中那一片地區的後人依然遵諸葛亮為阿祖阿公,遵守著與諸葛亮定下世代看守邊疆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