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以肯定的,是安德魯就沒打算在1798年與1799年,與東方的俄羅斯帝國爆發一場,可以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決戰。
至於緣由,安德魯早在奧爾斯丁軍演期間,給予各方麵軍總指揮,各集團軍軍長的答複中,已經說得非常明了,就是一句時機不成熟。
對於何時時機成熟的問題,在數十萬法軍中,除了安德魯統帥本人外,估計也隻有總參謀長貝爾蒂埃才知曉一二。
那是總參謀長曾數次詢問過最高統帥,因為總參謀部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戰略方案過程的推演。
如果越早實施,對於各種意外的應對措施就越全麵,從而儘可能的避免,或是減少在戰爭中,所遇到的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
對此,安德魯直言不諱的告訴貝爾蒂埃:對俄國的征討,預計會在受人鼓動的俄國禁衛軍發動政變,殺害沙皇保羅一世之後。
安德魯坦言,俄國擁有極大的戰略縱深,擁有龐大的人口和能征兵的數量,加之俄國士兵的韌性極強,服從性好。
基於此,不要考慮通過一兩場關鍵戰役定輸贏,因為與俄國的戰爭或許會延續3年,5年,10年,甚至會更久。
至於戰爭的性質與目的,是效仿哈布斯堡王朝戰爭的模式,也就是肢解成若乾公國;還是針對普魯士的戰爭,進行一場王位繼承戰,直接取而代之?
考慮片刻後,法軍最高統帥卻是半遮半掩的告訴自己的總參謀長,表示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需要再等上一段時間。也就是年底或明年初,安德魯與保羅一世麵對麵的會晤後。
那是在這個問題上,安德魯自己尚未考慮好。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同俄羅斯的戰爭絕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
而這,就是安德魯為何堅持要求波蘭複國,並大力加以扶持的主要原因。就如同另一時空,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那般,通過波蘭不斷消耗俄羅斯的戰爭潛力。
當然,諸如立陶宛、庫爾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瑞典、波斯和奧斯曼土耳其,也屬於安德魯需要拉攏的反俄盟友。
回到眼下,正如馬丁內茲在那晚,和奧金斯基親王於馬車廂裡,所說得那句意味深長的話,“波羅的海起風了!”
毫無疑問的,安德魯已指定貝爾蒂埃的總參謀部,將攻擊的目標,重點放在了封鎖但澤灣與柯尼斯堡一帶的俄國遠征艦隊。
從軍事上來說,隻要打垮了俄國遠征艦隊,不僅可以解除俄國人對維斯瓦河入海口,以及但澤灣一帶的全麵封鎖,還能順勢拿下孤立無援的柯尼斯堡,消滅普魯士境內的最後一支反抗力量。
之前,安德魯要求馬塞納與波蘭方麵軍將攻占柯尼斯堡的時期從6月下旬,一直推遲4個月,除了政治與外交的各種考量外,還有軍事方麵的考慮。
如果沒有摧毀保護柯尼斯堡的俄國艦隊,即便是波蘭方麵軍付出了重大傷亡,最終拿下了這座城市,但普俄聯軍還是能夠借助波羅的海,外逃到立陶宛、庫爾蘭(拉脫維亞),或是愛沙尼亞,不可能做到全殲俄軍的有生力量。
沒錯,就是全殲。
安德魯一直信奉“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戰爭理念,擊潰20萬人眾,遠不如圍殲敵軍3萬,要更有現實意義。
第(1/3)頁
第(2/3)頁
在另一時空的拿破侖時期,基於當時武器裝備、情報收集、軍事科技與戰略思想的局限性,第一帝國的軍隊在與反法同盟的軍隊,實施一場大規模會戰時,很難做到圍而殲之。
如果硬要說有,估計也僅有的一次,就是1805年10月的烏爾姆戰役。
可即便是這場擊斃與俘虜奧軍近5萬,猶如史詩級的圍殲戰,最後還是因為繆拉的嚴重失誤,而放跑了費迪南大公及麾下的2萬多奧軍,未能對奧軍有生力量做到徹底圍殲。
等到兩個月後,後世公認的屬於拿破侖皇帝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三皇會戰”的奧斯特裡茨戰役,已經傾其全力的第一帝國將士,也不過是消滅了8.8萬俄奧聯軍中的1.6萬人。
從1796年開始,安德魯法國稱霸歐洲的這一時期,圍殲戰不敢說比比皆是,但也不少見了。
同樣是一場烏爾姆戰役,基本上將哈布斯堡王朝的所有機動部隊一掃而光,為第二年進軍維也納,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今年6月的普魯士戰爭中,更是如此,單單是漢諾威戰役、耶拿-魏瑪會戰,以及黑克林根-馬格德堡戰役,就一舉成功圍殲了20多萬普軍主力,徹底打垮了普魯士軍隊的反抗意識。
如今的柯尼斯堡一帶,駐紮有卡緬斯基麾下的2萬俄國-軍隊,以及同樣數量的普軍殘餘,後者接受路德維希親王的指揮,
當法軍最高統帥批準了特斯特將軍的申請,決定組建以“共和國號披甲艦”為戰鬥核心的法屬波羅的海蒸汽艦隊,與俄國遠征軍的風帆戰艦作戰時,安德魯就已在考慮將柯尼斯堡的4萬普俄聯軍留下來,作為迫使沙皇保羅一世接受和談的砝碼。
倘若被拒絕,除了波蘭方麵軍占領柯尼斯堡,安德魯還會命令法屬波羅的海艦隊乘勝北上追擊。那是當下,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精華,其大部分的主力戰艦都集中在柯尼斯堡與但澤灣一帶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