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內閣閣臣共有三人,分彆是首富嚴嵩、次輔徐階和三輔呂本。
本來呂本應該是次輔,隻是這兩年身體已經不行了,所以管的事兒也少了,徐階成為了內閣的二號人物,今天的事兒很重大,所以他也來了。
顯然內閣之前已經有了方案,在徐階和呂本對視一眼後,又看了眼站在最前麵的嚴嵩,他依舊老神在在的站在那裡,沒有要站出來說話的意思。
多年的默契下,徐階知道,這是嚴嵩讓他來說內閣來之前商量的方案了。
沒有太多猶豫,徐階站了出來向上麵的嘉靖帝躬身行禮後才說道:“陛下,在內閣收到消息後,我們內閣就商量了下,認為以現在朝廷的財力無法支持調動大軍參與到長城防線上。
故建議一方麵召集衛所大軍勤加訓練,做好隨時作戰的準備,另一方麵派出朝廷大臣外出巡視邊防關隘,督促地方衛所加強戒備。
同時,還要下旨命宣府、大同邊鎮抽調人馬隨時準備入衛增援薊鎮,防止俺答部突破關城襲擾京畿周邊。”
徐階說完內閣的意見後,就躬身退了回去,剩下的就看皇帝的態度了。
第(2/3)頁
第(3/3)頁
隻是,按照以往的慣例,這樣的軍國大事,皇帝更多的是考慮兵部給出的意見,畢竟就是為戰事而準備的衙門,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兵部都是最後必須承擔責任的。
“兵部意下如何?其他各部又有什麼話說。”
嘉靖皇帝略微思考後接受了內閣的意見,不過還是詢問其他人的看法。
聶豹一開始在兵部商量的結果,從宣府發來的急報可以看出,俺答部就是打算故技重施,再次突襲京城,為了萬全才製定了調動周邊大批衛所參戰的計劃,希望利用北邊崇山峻嶺嚴重削弱蒙古人騎兵優勢的機會,重創俺答部,讓其再不敢生出南侵的念頭。
至於朝廷沒錢調動大軍,這並不在兵部的考慮範圍內。
戰事,打贏了他們才有功勞,打輸了說不好就要狼狽下野,怎麼選擇還是很簡單的。
戶部以沒錢為由阻撓他們實施議定的計劃,其實對兵部來說也隻是減輕了一點責任,但是幫助不大,所以聶豹並不打算退讓,堅持和方鈍在大殿上爭論,希望獲得嘉靖帝的支持,壓製戶部。
在聶豹和左右侍郎的推演中,隻要薊鎮大軍能夠把韃子拖在山裡,隨著周邊源源不斷衛所的趕到,就算是圍殲,活捉俺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這可是滔天大功,可以一雪“庚戌之變”恥辱的機會。
但是,就在剛才,在徐階說出內閣意見以後,嘉靖帝的態度變化已經很明白了,他並沒有按照兵部的想法來作戰的打算,或許是對明軍戰力實在沒什麼信心,或許是其他。
不過,為了兵部的利益,方鈍還是打算賭一把。
“陛下。”
方鈍重新站了出來,先是向嘉靖皇帝行禮後才說道:“派出巡邊大臣是可行,可這根本不能解決近在咫尺的危局,俺答部離開宣府已有幾日,算算時間,怕已經在尋找宣府和薊鎮間長城關隘中的薄弱關口,準備進行突襲了。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