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還是不解道。
“宮裡的事兒複雜,那些井都小,提水也慢,反正你就彆管了。”
陳矩不想過多說起宮裡的事兒。
他不說,可是魏廣德確實能猜出個大概,想想宮裡人的生活,不自覺嘴上就念道:“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唯有落紅官不禁,儘教飛舞出宮牆。”
這是宋代一位詩人叫武衍,他寫的一首《宮詞》,寫的就是那被囚禁的、壓抑的和被踐踏的青春,武衍這首宮詞描繪了被鎖於深宮之中的宮女的生存狀態,和她們渴望自由的心聲。
不過真正能從宮裡走出來的又有幾人,都說宮廷裡金碧輝煌,暗裡卻是藏汙納垢,也不知道有多少不忍之事在裡麵發生,隻是外廷不知道而已。
後世魏廣德也聽過傳聞,清末一個妃子被扔進皇宮的一口井裡,之後那口井就被封了,想想陳矩說的宮中水井多被封掉,不敢想,不敢想。
不過這會兒他們也沒了說話的興致,因為遠處的濃煙絲毫未被控製,似乎還在熊熊燃燒,甚至起煙的地方還在快速擴展。
此時他們看到的濃煙已經不是之前看到的一股黑煙直衝天際,而是一片濃煙升騰而起。
“不好,火勢怕是開始擴散了,這些侍和衛士是怎麼搞的?”
這樣的場景,魏廣德不禁嘀咕道。
“千萬彆是三大殿有事兒,不然那才真麻煩了。”
第(2/3)頁
第(3/3)頁
陳矩這會兒已經判斷了起火位置,因為就是在三大殿附近,但是這不是人力能抗衡的。
古代中國把宮中火災當成天罰,雖然組織走水救火,但是卻更加信奉為上天降下的天火,是超自然力量造成的,這是火神發怒的表現。
不管是宮裡還是民間,大多在發生火災的時候都是用“走水”來代替,也就是魏廣德習慣了後世的說法,對“火”這個字並沒有太多敬畏。
古人還認為五行中水能克火,所以要用水字來壓製火,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
今天似乎就是個光打雷不下雨的天氣,空中雖有雲朵卻不像有雨的樣子,風卻是很大。
這裡人在焦急等待著小侍打探的消息,而此時皇城中心三大殿已經在熊熊烈火中開始先後坍塌,巨額財物堆積和無數能工巧匠費儘心血打造的輝煌大氣的紫禁城三大殿被付之一炬。
正如魏廣德他們所看到的那樣,火勢沒有被控製住,因為風大的關係,火勢從三大殿某處開始燃燒,順著大殿之間的廊道繼續擴展直至三大殿被烈火包圍,之後繼續順著廊道向四周蔓延。
其實魏廣德第一次殿試的時候就發現了,他看到的金鑾寶殿和後世他逛故宮看到的不同。
在奉天殿和謹身殿兩側建有廊道,廊道最後會順著宮牆向前後延伸。
而此刻的,代表大明皇帝至高無上權威的地方,已經完全被烈火吞噬,火勢已經順著廊道已經燒到了文樓和武樓。
為了防雨,大明皇宮在宮牆兩側都建有廊道,廊道之間都是相通的,這也導致一旦火勢不能被控製,大火就會順著木製廊道向四周蔓延。
今天的大風天氣似乎也助漲了火勢的蔓延速度,雖然在侍和衛士的驚呼下趕來不少人,在當值太監和錦衣衛千戶的組織下開始滅火,但是效果非常有限。
那個探查消息的小太監風塵仆仆趕回文淵閣的時候,陳矩和魏廣德都隻是失神的看著遠處那正片的濃煙。
“陳公公,奉天殿被天雷引燃,之後燒了三大殿,現在已經過了文樓和武樓,快要燒到奉天門了。”
“這可如何是好,壞了壞了壞了。”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