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14章313表演
這幾日,京城市井的談資裡除了街頭巷尾裡傳出來的雞毛蒜皮小事,還有京城朝局發生的大事兒,又新增加了聊遼東大災的話題。
市井傳聞中,現今的遼東已經是一副人間地獄的模樣,什麼餓殍千裡,什麼易子而食,反正是怎麼慘怎麼說。
隻是,這樣的話題,在京城百姓口中傳出,除了時不時歎口氣外,大家卻都是口沫橫飛,興致昂揚。
百姓們談這個,而在京官中談論的缺已經從最初的請嘉靖皇帝下旨賑災變成了到底怎麼把糧食運過去。
戶部尚書賈應春提到的漕運難題已經在京官中傳開,其實在此之前許多官員都或多或少知道此事,隻是在談論遼東賑災的時候沒有往這方麵去想。
現在聽到當日在西苑的對話,許多官員這才恍然大悟,漕運還真的很重要。
這年頭,商人身後要是沒有京官撐著,是很難在京城商界做生意的,光是順天府和縣衙那幫衙役就夠他們煩的了,絕對可以把他們生吞活剝吃下肚。
所以京官們,自然也知道近段時間因為南方大旱引起的漕運難題,漕運隨時有斷航的可能。
隻是,這會兒大部分官員還在猶豫到底該站哪頭。
是的,西苑禦前廷議後的第二天,戶部和在京各衙門的低品級官員,不少人都紛紛上書,請求嘉靖皇帝同意重開海路,將賑災糧食由海船直接運往遼東,而不是如往常先通過漕運送進太倉庫,再由此發運通過薊鎮運抵遼東。
救災如救火,這個時候耽誤時間就是在草菅人命。
而有人支持自然就有人反對,各大衙門裡也有不少四五品官員上書反對海運濟遼,至於理由那也是光明正大的,那就是當年太祖朱元璋明詔停止海運。
支持者自然拿出當時的環境來說事,明初通過海運為開拓遼東的明軍運輸軍需,而停運則是因為遼東軍屯初具規模,當地已經能夠自給自足才有此詔書。
而現今的局勢與當時那是天差地遠,自然應該恢複才是。
開玩笑,要是現在遼東糧食能夠自給自足,哪裡還有什麼遼東大災。
第(1/3)頁
第(2/3)頁
又是一場到底應該維護祖製還是應該救萬民於水火的爭論,不過大部分以前都是選擇騎牆的官員,在大災麵前,心裡的天枰還是逐漸轉向支持開海運這一派。
在他們看來,就算為了應對這次遼東大災,開一次海運,先把人救了再說吧。
都什麼時候了,每天遼東都在餓死人,那幫子上官還在為怎麼運糧食過去而爭論,實在是品德有虧。
支持開海運的奏章越來越多,隻是上奏官員品級普遍不高,說出來的話影響力不夠大。
在京各大衙門裡官員明顯分化成了兩派,不止是在奏章中互相攻訐,就是在衙門裡見麵也時常要說上兩句,隻是很快就會被旁人拉開。
不管支持還是反對,對於下屬公然頂撞自己,任何人都會很惱火。
不過,這年頭的大明朝廷,上官對下官的約束力還真不大,他們很難因為政見不合就對下屬打擊報複,這玩意兒要是被禦史知道了,參自己一本,也是夠自己喝一壺的,所以就隻能是擼袖子對噴,也不講什麼上官該有的官威了。
或許,也隻有都察院的禦史們沒有參與到這次的爭論中,因為他們還在衙門裡爭論,到底該派誰去南方購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