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98章497革除弊政
弘治初年,因為歲入不足,弘治皇帝登基後很快就發布詔旨,宣布所有宗室祿糧“皆減半支給”。
到了弘治十四年,朝廷又頒布了進一步的改革措施,“其郡王以下祿米俱米鈔中半兼支,郡主而下祿米俱本色四分,折鈔六分”,並規定凡本色祿米折銀部分“每一百兩仍減二十兩”。
在鈔法大壞、寶鈔嚴重貶值之際,朝廷通過“折鈔”的辦法,使弘治年間宗室祿米的實際支放數額較之洪武時大約減少了一半左右。
不過實際上,這些削減祿米的改革,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宗室祿米問題,其原因在於兩點:
一是因為支放祿米數額過大而不堪重負,地方官府無力供給,也因此采取拖欠的方式,要麼乾脆不給,要麼按一定比例支放。
而第二點則是,因為祿米支放不足,下層宗室根本無法領到賴以生存的祿米,而日益窮困。
造成這一因素的原因是因為祿米的支放製度,並非由宗室自己從地方官署領用,而是由親王領用,再下發郡王,進而依次下發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和奉國將軍,最後才到奉國中尉。
地方上祿米充足自然無事,一旦地方支放不足,少量祿米直接被親王、郡王分走,下層宗室根本就得不到一點祿米。
林潤的奏疏,正是解決下層宗室問題,提出親王及郡王下月支米三石。
三石,也就是能保證他們不餓死,窮死。
魏廣德當然知道林潤如此提法的原因,年前山西山西右布政使王宗沐曾上奏,山西宗藩因災荒和祿米拖欠,“去年以饑疫死者幾二百位”。
對於宗室祿米一事,魏廣德一開始就覺得,宗室無休止繁衍才是壓垮祿米製度的根本,每位皇帝登基都會增加親王,而親王又會增加郡王,朝廷負擔不斷提高,到最後大家什麼都沒有了。
這份奏疏,一旦上奏,魏廣德相信肯定會詔準,隻要保證不餓死宗室,嘉靖皇帝斷然不會拒絕,可是地方官府就會因此更加拖欠宗藩祿米。
當然,林潤還沒有蠢到一個人去得罪上層宗室,還提出“以為宜令大臣科道集議於朝.共陳善後之策,然後通集眾論斷自宸衷以垂萬世不易之規”的說法。
林潤的奏疏,對現在的宗室來說,下層宗室當然會喜歡,因為解決了他們麵臨的一點點難題,但是對從上到下的宗室來說,他們也是不滿意的,因為奏疏全文都透露出一個意思――還是減祿。
第(1/3)頁
第(2/3)頁
對於像親王、郡王這樣上層宗室,其實他們是不靠祿米生活的,明初時候的祿米不管多少,他們都不斷向皇帝上奏,請求賞賜祿米,也就是所謂的“宗室請乞”,和勳貴請乞鹽引一樣,都是以用度匱乏為理由。
但是,他們真實的收入卻是,手中握有大量不用繳稅的祿田,還不斷兼並土地,侵占地方商稅,甚至利用地位壟斷商貿,獲取巨額利潤。
宗祿是不可能直接廢除的,這會讓無數的下層宗室破產,最終傷害皇家的顏麵,可要讓上層宗室資助,雖可行但卻從事實上破壞明朝建立的財產所有製度。
即使身為皇帝,謂之富有四海,也不能隨意剝奪他人財產。
手裡拿著林潤的奏疏,抬頭看著他問道:“打算什麼時候遞上去?”
“就是請你指正一二,和其他人已經討論過。”
說道這裡,林潤指了指四下,“他們有些人意動,更多人還是不願意觸碰宗室,擔心惹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