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魏廣德在內閣等了一會兒,徐階值房門打開,就看見兵部尚書楊博從裡麵出來。
“徐閣老,楊大人。”
魏廣德上前行禮道。
“善貸,你來這裡.....”
“替瞿大人送一份條陳。”
魏廣德一邊說一邊把瞿景淳的條陳遞了上去,“因為關係到大典抄錄,所以讓我親手送到閣老手中。”
“關係到大典抄錄?為何?”
徐階納悶問道。
抄書,沒他多技術含量,又不是讓他們整理書籍。
要說《永樂大典》成書的時候,肯定要經過多道篩選,需要許多審核官,那才是比較複雜一些。
而瞿景淳他們就是監督抄書而已,朝廷給人,給物,也給錢,不應該遇到什麼困難才對。
聽到徐階這麼問,楊博也是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站在一旁不走,魏廣德隻好拱手道:“徐閣老,禮部所選之人,大多是德高望重的儒士,這個年紀、身體就不比年輕人,而抄書也是頗費精力......”
魏廣德把現在百餘名抄錄儒士的現狀一說,徐階就明白過來,低頭打開瞿景淳上奏的條陳。
其實條陳很簡單,簡述遇到的困難,以及請禮部補選抄錄儒士等,隻不過提議多在國子監監生之中挑選。
當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監生大多年輕,可不比七老八十的民間儒士,他們雖然威望很高,可抄書真的太費精力,他們完全適應不來。
“這條陳應該沒有問題,一會兒我就票擬送入宮中,爭取明日就交到禮部。”
徐階看完條陳,感覺沒什麼問題。
嘉靖皇帝對此事的關注並沒有因為時間消退,實際上他依舊關注此事。
都不需要徐階詢問,隻要是被召入永壽宮,他幾乎都能在禦書桉上看到一本《永樂大典》。
既然楊博在這裡,徐階也不介意讓他看一眼,總歸不是什麼軍國大事。
楊博接過徐階遞來條陳快速看過,也是笑道:“這法子好,優先從國子監監生中選拔楷書好者參與。
當初我就說,應該以翰林和國子監為主,民間儒士隻需要挑選幾名參與抄錄即可,也就不會出現這麼多的病亡,影響大事。”
“嗯。”
徐階點點頭,算是認可楊博的話,不過對於此事當時的安排,可不是這麼簡單的。
第(1/3)頁
第(2/3)頁
抄錄大典,看似隻是抄書,實則是朝廷宣揚對文化教育重視的一種手段,怎麼可能這麼簡單的處理。
吸收民間儒士參與,其實也是為了向士林表現出朝廷的一種態度,對讀書人友善之意。
魏廣德送條陳的事兒辦完,自然就要告辭離開,順道就和楊博一起出了內閣往宮門那邊去。
單獨和楊博走在一起,自然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兩人兩三句寒暄後,魏廣德就問起這次戰事封賞之事。
“陛下已經下旨,讓江東回兵部一起商議。”
對魏廣德的好奇,楊博隻以為是因為薑應熊也立功,魏廣德擔心朝廷薄了對馬芳的封賞,所以渾不在意的答道。
“這次江總督親帥大同軍在長城沿線設伏,重創韃子黃台吉部,我其實不擔心馬芳,畢竟都已經是總兵官了,再升還能到哪兒,難道因此就三公三孤。”
魏廣德看楊博的樣子,猜測他的想法,於是繼續說道:“我當初也曾參與過戰事,深知全軍上下,眾誌成城的道理。
大帥督戰,部下用命,才是戰必勝的先決條件。
可若是勝利了,部下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久必失人心,則離敗亡不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