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驕兵悍將_隆萬盛世_免费小说阅读网 

553驕兵悍將(1 / 2)

第(1/3)頁

疊陣法,是南宋川陝名將吳璘在長期的抗金鬥爭中,創製的一種新式戰法。

關於“疊陣”的直接記載,最早見於《建炎以來係年要錄》,其中記述了檢閱吳璘兵馬的景象。

璘閱兵河池,以新戰陣之法,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強弓,次強弓,跪膝以俟;次神臂弓。

約敵相搏至百步內,則神臂先發;七十步,強弓並發;次陣如之。

凡陣,以拒馬為限,鐵鉤相連,俟其傷則更替之。

遇更替則以鼓為之節。

騎出兩翼以蔽於前,陣成而騎兵退,謂之“疊陣”。

諸將竊議曰:”軍其殲於此乎?”

璘曰:“古之束伍令也,軍法有之,諸君不識爾。得車戰餘意,無過於此,戰士心定則能持滿,敵雖銳,不能當也。

房琯知車戰之利,可用於平原曠野之間,而不得車戰之法,其敗固宜。

敵騎長於奔衝,不爾,無有能抗之者!”

這兩句話,尤其是後一句,卻頗為關鍵,因為它直接點明了吳璘創立“疊陣”的動機與目的——在平原曠野間,克製長於奔衝的金軍騎兵。

以吳璘為代表的西線宋軍發明“疊陣”的目的,是為了在平原曠野克製金軍騎兵,而這個戰術層麵的目標,又是為反攻秦隴這個戰略目標服務的。

充足的馬匹供應,是建立強大騎兵的基礎,相形之下,宋軍的騎兵卻十分可憐。

北宋就已嚴重缺馬,而南宋丟失陝西後,“使川陝馬綱不通”,“馬極難得”,導致南宋將領不得不想法設法補全這一缺陷,疊陣法也就應運而生。

事實上,由槍、弓、弩組合而成的步兵陣形,古已有之。

隻是這條總原則雖然一直無太大變化,但其具體實施的過程,在各曆史時期卻有很大不同。

第(1/3)頁

第(2/3)頁

如唐代的步列隊次序,是先弩手、次弓手、次槍刀手,弓弩攻擊結束後,隊列前排的弓弩手要拿起隨身攜帶的短兵器,參與肉搏。

但到了宋代,由於募兵製的發展,士兵的職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兵種間的分工也越來越細致強化,這種情況慢慢發生了改變,就出現了槍刀肉搏兵器在前,弓弩等遠距離拋射兵器靠後的隊列編排次序。

北宋兵書《武經總要》的“步兵習四變圖”中記載:

一鼓,直槍刀。二鼓,槍刀皆坐,弓弩者立,侯擊木,弓弩各箭三發。鼓聲作,少進。又三發箭訖,侯鼓聲前行,曳槍刀而趨,弓弩從之,至界旗止。聞鼓,直槍刀;又鼓,皆坐,弓弩者立,箭三發。訖,聞鼓複立,垂槍首,聞金而退至舊處止。一鼓直槍刀,二鼓坐解族,三鼓複直槍刀,四鼓旗槍如舊,鼓聲止。

這其實就是在模擬實戰中的情況。敵人尚遠時,槍刀手坐地,為弓弩手讓出視界,由弓弩手輸出攻擊;敵人接近時,槍刀手起立迎戰,與敵白刃肉搏,保護身後的拋射兵種。

這種安排與“疊陣”已經很類似了。

但不同之處在於,北宋時期的步兵隊列布置,講究的是“陣間容陣,隊間容隊,曲間容曲,人間容人。出入來往,不鬥馳逐,以長參短,以短參長”,槍手與弩手編排繁冗,隊列變化也較複雜。

而南宋軍隊則根據實戰要求,做出了大規模的簡化,多采用五六十人為一隊的大編製“純隊”,一隊槍則純槍,弩則純弩,然後把相同兵種的幾隊集合在一起結成純槍或純弩的小陣,諸小陣之間,再按照肉搏兵種在前,拋射兵種在後的順序排布。



最新小说: :我是誰: 長路漫漫 他們越反對,越是說明我做對了 歲月之重來 逆道蠻徒 海邊的心理醫生 華娛及時雨,她們逼我做頂流 重生2010,我真的隻想搞錢 重生東北虎:妹妹竟是女帝重生! 直播鑒寶:網友問我青銅門怎麼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