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的事兒,南京那邊自然是上報到京城,看皇帝的意思。
其實,隆慶皇帝下旨,本意也是為了給朝廷錄取優質人才才做出的這項決定。
朝廷並沒有因此就減少南直隸生員總數,南直隸錄取舉人人數依舊是大明朝各省之冠。
但是對於那些落榜監生來說,他們的優待沒有了,火氣自然要找地方發泄。
要是事先知道沒有這項優待政策,他們才不會千裡迢迢到南京國子監讀書。
京城居大不易,南京城也是居大不易。
禮部商議半晌也沒個好辦法,禮部這邊可以壓下公文,可通政司那邊是會直接送到內閣去的。
高儀帶著兩位侍郎去了內閣,此時內閣閣臣也在徐階值房正在商量此事。
“抓人吧,鼓噪之人必須嚴懲,否則朝廷臉麵何在?”
明朝對讀書人優待,可也限製頗多,特彆是生員乾政。
後世傳頌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話,要是放在明初和中期,那就是治罪的理由,也就是皇朝末期才沒有人去管,甚至還被四處流傳。
對於沒有入仕的讀書人,朝廷給你優待是為了讓你安心讀書,可不是讓你仗著有點學識出來罵人的。
第(2/3)頁
第(3/3)頁
因為讀書人動律法,也會思考,他們往往能夠看穿時弊。
四年後,也就是隆慶五年的時候,劉元卿參加會試所寫的策論,就因“對策極陳時弊,主者不敢錄”。
由此可見,大明朝對待讀書人,其實防備之心也是不小。
禮部諸人到的時候,內閣意見已經接近統一,那就是處罰帶頭鬨事者。
“公文裡提到魏國公在事發後並沒有派兵維持秩序,任由監生鬨事兒不管”
“彈劾,治罪。”
徐階這次很乾脆的插話道。
魏國公徐鵬舉,魏廣德的老丈人,借這個機會敲打一下也是好的。
雖然徐階知道,以此事告徐鵬舉,人家最多被申敕,再有就是罰俸了事,其他責罰肯定不會有,但是徐階還是要這麼辦。
下麵的陳以勤聞言嘴角扯了扯,也沒說話。
徐階是拿魏廣德沒什麼辦法,隻好在其他地方想辦法整治了。
魏國公的俸祿,那才幾個錢。
陳以勤也沒有出麵幫魏國公府說話,實在沒必要浪費口水。
很快,由張居正草擬票擬出爐,“兩京法司逮治其為首沈應元等數人如例發遣,祭酒呂調陽蒞任未幾且勿論,守備魏國公徐鵬舉以聞變唑視,奪祿米,司業金達以鈐束不嚴奪俸各二月,監生皿字號事請聖裁。”
處罰內容,之前已經大致有了說法,張居正自然按照舊製草擬處理方式,不過對於此事源頭,也就是“皿字號”問題,就隻能提請聖裁。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