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紅夷大炮,其原型是歐洲在十六世紀發明的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火炮,在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並很快被仿製。
所有類似設計的火炮都被中國統稱為稱紅夷大炮,也稱紅衣大炮。
而紅衣大炮其實並不是“通假字”,比如一些人說的滿清入關後為了避諱,才用“衣”替代“夷”,而是因為明朝官員為了表示對這種大威力武器的敬畏,通常會用一塊紅布遮住大炮。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與當時明朝本土擁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優點,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
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1噸以上。
而明朝獲得的第一門紅夷大炮也不是正常的貿易渠道買入,而是通過打撈沉船的防守取得。
實際上,在夷人向大明輸出佛朗機炮的時候,西方就已經出現了紅夷大炮這種前裝加農炮,隻不過在當時這種火炮製造艱難,所以數量不多。
而且,因為射程、威力上的優勢,所有西洋國家也有意向大明等國隱瞞這種武器,更不會和大明進行交易。
最初的紅夷大炮應該是明萬曆四十八年,時任肇慶推官的鄧士亮在廣東沿海沉沒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獨角獸號”打撈上來的22門,根據與當時歐洲火炮標準的對比,紅夷大炮原型之一就是英國的艦載6磅、12磅、18磅前裝滑膛加農炮。
但也有一些史料記載,明朝似乎在更早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獲得過紅夷大炮,是從被當作海盜、倭寇擊沉的小股荷蘭艦隊裡打撈上來的荷蘭艦炮,或是在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地鑄炮的工匠帶來的“呂宋炮”。
魏廣德不知道這些細節,可在一些遊覽勝地看到的古代火炮文物,加上看到過的一些軍事文章,也知道“身管比”這個名詞。
衡量身管長度和口徑大小時,要特彆注意“身管長/口徑”的比例,簡稱身管比,身管比大,則初速高,射程越遠。
魏廣德到了工部找到朱衡,把自己的訴求說了下。
“你說的這個大炮要多大?善貸,時間這麼緊,我可不敢保證能按時把東西交給你。”
聽到魏廣德說要工部加緊鑄造一批火炮,朱衡就感覺頭大。
工部下麵的軍器局倒是可以鑄炮,可炮這個東西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造的,可不是做出一個樣子就能拿出去使用。
鑄造過程中一點失誤,就會導致鑄炮失敗,炸膛風險大增。
“這個.”
魏廣德想了想,才比劃道:“炮長至少得有十尺,炮口小,炮尾粗,炮壁要厚一點,炮口估摸著有個三、四寸就可以了。”
第(1/3)頁
第(2/3)頁
“你這東西用銅料還是鐵料,知道造這東西多貴嗎?”
聽到魏廣德的話,朱衡就覺得頭大,炮不僅要大,還要厚炮壁,這得廢多少料子。
“還有,你以為鑄炮很容易,光是炮模都不是一個月能完成的。
就算能造出來,這東西也不能隨隨便便就用,還得試炮.”
“停停停。”
魏廣德急忙擺手,打斷了朱衡的絮叨,把自己的想法低聲說了一遍,甚至連不開炮的理由都想到了,軍器局新開發的武器,所以隻是展示,還真不敢試用。
“你這個”
朱衡聽完魏廣德的話就是皺眉,感覺怎麼有點像欺君之罪。
“朱大人,這炮呢,讓軍器局的匠人繼續搞,儘量搞出來,沒彆的要求,就是打得遠就行。
咱軍器局不能光是仿製彆人做出來的東西,也得自己開發一些國之重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