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海瑞,膽子是真的大,一杆子把一船人都打水裡了。
這樣的奏疏,對清流來說會覺得無所謂,他們會認為奏疏中所說的那些人是指的濁流,也就是朝廷的當權者。
“哼。”
魏廣德沒有繼續看下去的興趣,直接把這份抄錄的奏疏揉成團丟在一旁,不去管它。
海瑞致仕的事件,當天就從官場傳到了民間。
之前清流不遺餘力的吹捧下,海青天的大名在民間流傳極廣。
百姓不明就裡,很自然就想到這樣的清官一定是在朝中遭到奸臣打壓,無奈之下才選擇的退休。
海瑞為什麼不去戶部,而是直接請求致仕,京官們當然不知道,隻是有無數的猜測。
和魏廣德想的一致,海瑞剛轉遷南京糧儲不久就被裁革,雖然吏部並沒有把他和其他待裁革官員一樣,等待吏部重新安排,而是一開始就給他定下了去處,可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殊對待,反而讓人浮想聯翩。
於是,各種陰謀論就出現在京城的茶樓酒肆,風月場所。
一開始,官員們討論的重點自然是海瑞這樣短時間內連續改遷,是不是原首輔大人徐階的手筆。
畢竟,大家都知道,年初的時候,海瑞還因為投獻之事和徐階關係僵硬,徐階是有搞他的動機的。
第(2/3)頁
第(3/3)頁
這個時候,倒是沒人對海瑞奏疏裡最後幾句話上心。
皇帝會聽他的嗎?
都是個注定回不到京城的人,對朝政的影響極為有限,還理他作甚。
他應該就是上這份奏疏發泄下心中的不滿情緒罷了,等進了南京戶部,估計也隻能是坐冷板凳,很難和同僚搞好關係。
可是等有人發現,裁革冗員的事兒,都是當今內閣次輔高拱主持,徐階的手段按理來說不可能被高拱默許,於是就有人開始懷疑此事怕不是徐階做的,而是高拱所為。
可是讓大家撓破頭也想不明白的是,海瑞貌似沒有冒犯到高拱的地方吧。
如果說隆慶元年那會兒,海瑞卻是發文力挺過徐階,因而得罪高拱,可那時候這麼做的人不在少數,高拱也不至於因為這個就遷怒於海瑞才是。
何況,那時候海瑞還調查過徐階,把堂堂徐閣老搞的灰頭土臉,不得不向京城求救,請科道言官幫忙彈劾海瑞,就是要把人先弄走而後快。
蘆布能打聽到的,也就是衙門裡和市井坊間流傳的消息,各種謠言五花八門,魏廣德權當聽個樂子。
魏廣德從吏部那邊也聽到了消息,本來這些被裁革的官職任上的官員,是統一由吏部考評後重新委以官職的,是侍郎張四維擔心海瑞的名氣太大,閒置怕遭到非議,所以才和高拱單獨說了,直接把人轉遷戶部。
沒想到,結果卻在民眾口中變成了刻意給海瑞難堪,故意刁難,這給誰說理去。
不過到現在,其實感覺最難堪的不是海瑞,而是內閣次輔高拱,畢竟他人現在就在京城。
海瑞致仕的奏疏,在乾清宮裡自然是比否了,隆慶皇帝不允。
這也是慣例,官員致仕,朝廷不管是否有意,都要挽留一下,以示體麵。
隻有犯錯的官員,被迫致仕的情況,為了快速解決不好的局麵,皇帝才會在第一次奏請致仕的時候就批準。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