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完,徐文璧也沒等魏廣德答話,就自顧自低頭思索起來。
蘭絨價格極高,可羊毛其實不貴,特彆是草原上的羊毛。
那地方牛羊遍地,是真不值錢,蒙古人禦寒的衣服、帳篷其實也多是用羊毛紡織,隻是做工粗糙,當然沒法和大明比。
實際上在北方,羊絨產品的紡織曆史還是很久遠的,隻不過因為織造困難,所以產量一直都不大,因為大多是家庭作坊似的生產,要真能大批量織造才是奇怪了。
蘭絨成為權貴追逐的“頂奢”,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被士紳豪門認可,而是全虧了肅王藩邸移駐蘭州的功勞。
肅王朱入藩大西北後,發現這裡冬天既漫長又酷寒,還沒有很好的取暖工具。
當時,在蘭州民間,已有利用羊毛紡織製作上衣的傳統,但不成規模,也沒有在上層社會流行。
敏銳的朱注意到了這種現象,於是便在冬天到來前特意讓人為自己紡織了一件羊毛絨大衣,會見客人,公事出行,他都穿著,既保暖舒適,又高貴雅致。
上行下效,很快,用羊絨紡織冬衣便成為蘭州上層社會的風尚,並逐漸成為在全國都叫響的一個服裝品牌。
甚至皇宮大內織染局開始專門采買蘭州羊絨為宮裡貴人製作禦寒衣物,有了這樣的示範,在公卿貴族中也逐漸風行開來。
蘭絨從上不得台麵到被權貴勳臣追逐,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
西北地區牧業發達,牛羊遍地,而蘭州作為西北羊毛的集散地,為毛紡業提供了質優價廉的羊毛。
第(2/3)頁
第(3/3)頁
按理說,蘭絨的產量也應該很高才是。
可惜大明和蒙古人之間長期的戰爭,讓蘭州的羊毛供應一直都不高,當地人即便有很高的紡織技藝,也因為很難湊足羊毛而無法大量織造。
當然,也是因為稀缺才進一步助推了蘭絨價格。
想想,織造一件衣服居然要二十兩銀子,這可是二十兩銀子,幾十石糧食的價格。
魏廣德貴為內閣閣臣,一個月俸祿若是不折色,拿足了,也就夠買兩件衣服。
魏廣德下午在內閣裡想到這個的時候,就叫人查閱了典籍,發現蘭州絨織造技術似乎和西域有關,大約在唐代傳到蘭州。
按典籍記載:凡綿羊毛有二種:一曰裘衣羊,剪其毛為毯,為絨片,帽襪遍天下,昏出此焉。
古者西域羊未入中國,作褐為賤者服,亦以其毛為之。
褐者有粗而無精,今日粗褐亦間出此羊之身..
一種裔芍羊,唐末始自西域傳來,外毛不甚裘長,內毛細軟,取織絨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彆於綿羊。
此種先自西域傳入臨跳,今蘭州獨盛,故褐之細者皆出蘭州,一曰‘蘭絨‘,番語謂之‘孤古容‘,以從其初號也……
孤古容,在後世也被人誤稱為姑姑絨。
而現在大明流行的蘭絨,主要材料其實就是這種裔芍羊,或者說蘭州山羊毛織造。
不過因為戰爭的原因,山羊的飼養量也是不大,畢竟這東西隻能飼養在野外,而且產量也不高。
倒是蒙古那邊有大量羊毛,可以製造地毯、帽襪一類的東西,製作衣服也可以,隻是稍微粗糙點,但是保暖效果俱佳,才是可以普及的東西。
但是,這蒙古人的羊毛隻能做粗糙的衣帽等物,那是因為蒙古人技藝不高的緣故,西方這個時代毛紡織業已經發展起來,隻要加大成本其實要可以織造精致的毛紡織品。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