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中”字,相對於“外”來說是“內”,裡麵;在方位上,相對於四周來說是等距離的“中心”;在程度上,是相對於上等與下等的中等;在過程中,是相對於全程來說的“一半”;而相對於“偏”來說,那就是“正”,不偏不倚。
魏廣德就字麵理解,即是指適中,正當,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標準。
而“庸”字的本義,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大鐘,通“鏞”;有人說是城,通“墉”;有人說是勞義,通“傭”;有人說是功義,以鐘記功等。
“中庸”之“庸”後世理解大致有三個意思:第一,何晏講是“常”,程子講“不易之謂庸”,即恒常而不易之理,變中不改變的道理;
第二,朱子講是“平常”,即平凡、平常之德,徐複觀講是每個人所應實踐、所能實現的行為;
第三,《說文》:“庸,用也。”就是運用。
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家鄭玄也認為,《中庸》這篇文章,是記中和之用的。
魏廣德對“中庸”之“庸”的理解,偏向第三種說法,也就是“庸,用也。”
在魏廣德看來,“中庸”的本意或許就是用中正的思想選擇合適的用法,即“實用主義”。
為了滿足“實用主義”,自然就可以在無數的辦法裡反複橫跳,不斷的變化,兼揉並濟,也就有了所謂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選擇最實用的,就是中庸的本意。
第(2/3)頁
第(3/3)頁
所以對於漕糧的運輸,不管是走陸路還是走運河,亦或者走海運,都要,總有一種適合你。
後世民間笑談“都是成年人,當然是選擇全部都要”,在魏廣德看來,其實就是符合中庸思想的。
“善貸,你看看這份奏疏。”
魏廣德值房裡,今日迎來一位客人,是工部尚書朱衡。
從朱衡手中接過奏疏展開閱覽,魏廣德很快就眉頭微皺,心頭一沉,不由得問道:“工部已經對治河,完全失去信心了嗎?”
這份奏疏,其中主題思想很簡單,就是修改漕運的時間規則。
在朱衡這份奏疏裡,奏請每歲十月開倉,民輸粟;十一月兌完,漕卒受粟;十二月開封發船,二月過淮,三月過洪,四月到張家灣,奏請永為定例。
也就是把漕運起航的時間提前,以避開黃淮一代水患區域,最大限度緩解洪水對漕運的影響。
當然,以前不這麼做並不是古人沒有智慧,而是選擇這個時間點運輸漕糧,其實問題也很多,主要就是運河水源的難題。
運河主要通過沿線河道補充水源,按照朱衡的意思,漕船集中在年初發船,那時候偏偏就是枯水期。
實際上就算按照朱衡的建議,提前進行漕糧運輸,大量漕船也會因為水位的關係不能快速通過運河,把漕糧運抵京師。
隻能說,朱衡選擇了沒有辦法的辦法。
“以往幾年一次洪水,自隆慶三年起連年洪水泛濫,工部是真沒太好辦法解決了。”
朱衡苦笑道,“現在也隻能如此,保證儘可能多的把漕糧安全運抵京師。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