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朝的兩京製度其實很早就出現,早在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的時候,除了定都於南京,他還在開封弄了個「北京」,這也是明朝兩京製度的雛形。
後世都以為明朝兩京製度發起於朱棣,其實是錯怪他了。
朱元璋這一製度旨在解決明朝時期南北之間的資源分布矛盾,確保國家安寧,並嘗試在南北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重心南移和軍事力量北聚之間的矛盾,為明朝長期穩定和發展奠定基礎。
但是後來朱元璋發現這樣的設定好像並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就在洪武十一年,撤銷了開封京城的頭銜。
再後來燕王朱棣搞了一場靖難之役,搶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但是朱棣進入南京後,「被迫」處理了一幫不肯降服的建文舊臣,弄得南京城人心惶惶。
等到朱棣在南京正式登基稱帝,他心裡還一直不踏實,總覺得南京不如自己的根據地北平好。
於是朱棣果斷下旨,遷都北平,並將北平改名北京。
雖然北京成為了明朝新都,但是南京也還是名義上的都城,所以明朝在一段時間內,存在著兩個都城。
直到明英宗繼位後,才正式確立了北京「正都」和南京「留都」的地位,兩京製度也就此形成。
「留都」南京又到底起個什麼作用呢?
簡單地說,就是管理著南方的這小半壁天下。
雖然南京沒有都城的名頭,但是南京的政府機構卻保留了下來。包括完善的六部製度和翰林院、督查院等重要機構,北京有的,南京全都有。
比如說南京六部,也算實權機構。
吏、戶、兵、工四部分彆負責南京及其周邊各省的官吏考察、稅糧征收、地區守備和水利屯田等職責。
隻有禮部和刑部有些尷尬,皇帝和朝廷都在北邊,禮樂製度和法律製定自然也輪不到南京的小朝廷。
所以南京禮、刑兩部的職能進行了弱化,隻能管管南京禮製和治安方麵的小事。
錢多事少官還大,整日悠閒自在,看似南京做官貌似很幸福才對,其實不然。
明朝南京裡做官的大多都是什麼人?
做事勸諫惹皇帝不開心,去南京做官。
辦事能力差,達不到皇帝要求的,去南京做官。
老得上朝都困難的,皇帝看著都急的,去南京做官。
可以說皇帝不想見的大臣,又不好查辦的,就去南京做官,所以南京還有一個頭銜「明朝專用養老機構」。
所以南京做官的這一群人,遠離權力中心,基本上政治前途已經破滅了,除了個彆「鹹魚」,其他的官員的內心都是非常痛苦,哪怕是從北京的二品,升到了南京的一品大員,那種心理落差也足以宣告一個人仕途理想的破滅。
現在朝廷貌似想取消這個養老院,可想而知那些不得誌的官員會怎麼想。
到時候民間傳播一些謠言,可不就壞了他們的名聲。
呂調陽把顧慮說出來以後,就看見魏廣德不斷點著頭,就知道他的話,魏廣德聽進去了,就是不知道張居正怎麼看。
等他目光轉向張居正時就發現,他此時雙眉緊皺的樣子,心裡不由一突。
是啊,這是張居正的想法,提出前肯定考慮了許多的。
呂調陽倒是不擔心自己的話得罪張居正,但是為這點小事兒也不值得。
於是,他就想著是不是說點什麼找補一下,不過這時候魏廣德開口了。
「叔大兄,我覺得和卿兄的顧慮言之有理,若發布此事,怕是會在
魏廣德這此地看法,確實和張居正相悖
。
些許小事兒,完全不值當和天下官員鬥。
去南京的,雖然清貴,可絕對不是好差事兒。
大家都不願意去,你又何必如此限製南京的官位。
「有些事兒可以做,但沒必要拿出來說。」
最後,魏廣德意味深長對張居正說道。
其實,魏廣德的話已經很直白了,這個事兒可以實際操作,但沒必要公開行文,把他變成潛規則就好。
隻是,張居正緊皺的雙眉依舊沒有舒展,顯然他對魏廣德的提議無動於衷,沒有要更改的意思。
實際上,張居正考慮的比魏廣德、呂調陽要深遠得多。
用南京官職做文章,不過是他第一次嘗試,把一些台麵下可以運行的東西,搬到台麵上來,形成製度。
第(1/3)頁
第(2/3)頁
是的,其實就是張居正對於大明官場很多潛規則改革的一次嘗試。
「潛規則」也叫「錢規則」,是當代曆史學家吳思在研究了明清曆史之後首次創建的這個名詞,並以此為書名全麵闡述了明清的官場生態。
在此時,大家對這些規則都是心照不宣。
古代的「公務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從小就接受孔孟之道和四書五經的洗禮,並且他們每個人嘴裡都高喊著「忠君愛民、清正廉明和仁義道德」。
當然,這些都是假大空的玩意兒,在他們背後卻另有著另外一套獨特的行為準則,這就是潛規則。
在官場上,乾什麼不用錢?
當官的又有誰不是為了錢?
從當官開始,升官、考核、社交沒有一個地方不用錢,大家的俸祿又那麼低,一個月的俸祿都不夠隨一次份子的錢!不貪還能怎麼辦?
再說這官是靠拿錢買著升上去的,不貪怎麼撈回來本錢?
這就是潛規則形成的最初的邏輯,千裡為官隻為財,大家考功名就是奔著錢程來的。
所以,明朝潛規則第一條就出現了,不是讓大家貪錢,而是誰提反腐敗,誰遭殃。
此外明朝官場其實還有一條與眾不同的潛規則,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在明朝,不作為,會被認為是公正,真正乾事的人,多半沒有好下場。
因為真正乾事的人,做事時難免有考慮不周的地方,由此就會有過。
有了過失,官位也就不保。
而在此以前,大明官場上,隻要為官不犯錯,那基本上就是終身製,直到吏部考評認為你乾不動了,才會把你撤職。
官員隻要不犯錯哪怕無作為也不會降職,這種風氣使得官場越來越糅雜,人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大大降低了辦事效率。
說起來,這個潛規則最初形成,大部分人都認為和朱元璋發起的空印案有關係。
空印案是明朝洪武年間發生的一起著名案件,涉及在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的做法,最終導致大量官員被處決。
空印案的核心問題是明朝官員在處理財政賬目時采用的一種簡便方法,即在空白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待實際使用時再填寫具體內容。
這種方法在當時被廣泛采用,以節省時間和精力,特彆是在處理複雜的財政賬目時顯得尤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