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貢市已經不能滿足商人們的胃口,所以他們還想得到更多。
可是,年少時長期生活在蒙古,他當然知道有山西商人走私,偷偷帶著違禁品進入草原和蒙古人進行違法交易。
他從宣府總兵再到大同總兵,其中未嘗沒有加強邊防,阻止商人們走私的意思在其中。
現在商人們走私的途徑被他堵住了,可人家暗度陳倉,直接走上層路線,想要增加馬市。
隻能說,商人們的胃口是永遠喂不飽的,在獲得一點點後,還想要得到更多。
馬克思曾說,當利潤達
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毫不畏懼。
在明朝中後期其實就充分體現出來,晉商為了獲得超額利益,不惜以身犯險,哪怕觸及滅族的大罪也要往下做。
如果說前些天馬芳還在擔心馬市一事,現在看到魏廣德的書信後,他愁雲儘散。
開發馬市,或讓本來已經消停下來的晉商重新活躍起來,說不好又會滲透邊鎮,悄悄往外麵走私。
要知道,走私可不是單向行動,那得在外麵有人接應才行。
山西商人越境走私,蒙古那邊得有人幫著照應,否則進入草原,說不好就被那個部落給搶了。
現在好了,有了京城的支持,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若是以前,做起來還有些束手束腳,畢竟霍翼是他的直屬上級,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雖然他的品級比總督高,可人家實權就是管他的。
對於阻撓交易地點選址這個事兒,馬芳自然有辦法。
不是說要選交易鎮堡嗎?
簡單,馬芳直接選出一二十個可以作為交易鎮堡的場地,然後每處或多或少都有缺陷,真正適合作為交易地點的,也就是交通方便,周圍防守還嚴密的地方,那是一個沒有推薦。
等到時候商議選址的時候,自然有人出來指出這些不足,然後他就可以提議現場看看,了解實際情況。
拖延時間,辦法真的不要太多。
第(2/3)頁
第(3/3)頁
要知道,明朝官員還有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不願意主動承擔責任,喜歡儘可能推卸責任。
當然,功勞是不會往外推的。
隻要關鍵時刻指出那些不足,如果霍翼要強行推動此事,他不僅可以上奏,還可以用出事以後讓他負全責。
這樣的說辭之下,也就沒人再敢肆意妄為了。
至於這麼做的目的,信中沒說,馬芳自然也不知道,甚至都不打算回信告訴他的打算。
魏廣德並沒有把京城的情況詳細向馬芳提及,但他知道馬芳在看到書信後看到就會這麼做。
當然,或許新上來的戶部尚書還是會支持在大同開馬市,但畢竟新官上任,總有個緩衝期存在,不會馬上就火急火燎的推動此項政令發布。
魏廣德這麼做,也是要好好梳理下大同開關的利與弊。
說實話,如果最終發現大同開關或許利大於弊的情況下,魏廣德或許也會支持此事,即便可能因此導致晉商大規模走私違禁品的行動也在所不惜。
還是那話,做到大明內閣,不能因為怕就否則一些政令,得辯證看待。
比如打擊晉商走私,可以通過加強關防和錦衣衛、按察使司嚴查的方式予以杜絕。
而不能因為擔心他們走私,就置西北民生於不顧,一棒子打死。
實際上,魏廣德挺認同後世某人提出來的一個觀點,那就是遊牧民族南下的本質是為了生存而不是掠奪。
掠奪人口和物資,隻是為了保護匈奴人在北地惡劣自然環境下的生存需要。
秦始皇的功績不止是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掃滅六國,結束了華夏大地上持續了幾百年的亂世,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曆程,更是北擊匈奴,劃定耕牧分割線。
這個耕牧分界地帶,大概就是從河北北部的燕山到陰山,再轉向南到甘肅省的臨洮,大致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吻合。
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原地區,既有農耕文明,也有遊牧文明,而且雙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隨
著中原農耕勢力的逐漸壯大,遊牧勢力被迫向遠方遷徙,中原逐漸成了純農耕世界。
但農耕的生產方式,受降雨量等因素的影響,不可能無限擴張。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耕牧分界地帶,過了這個地帶,就無法進行農耕,而隻能遊牧。
這個中間地帶,就是農耕和遊牧兩方勢力的必爭之地。
對遊牧民族來說,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大量的優質戰馬,常常依賴著精兵良馬南下掠奪生存資源,而這個分界地帶就是他們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
等北地出現自然災害,北方民眾無法通過遊牧獲得生存必需的資源,就隻能把視線投向南方,從農耕地區獲得生存資源。
所以,在這條分界線上,兩族爆發了持久的戰爭,漢軍在拚命守護這條長城,而北方遊牧民族則死命攻打,期望南下獲得生存物資。
至於遊牧民族有沒有一統中國的想法,或許有,但畢竟他們是遊牧民族,所以對南方農耕地帶其實興趣並不大。
比如元朝,雖然消滅了南宋,統一了中國,但是其統治根基依舊是在北方。
而且隨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優勢其實也在大幅下降,魏廣德自然也不怎麼擔心。
好吧,就好像後世網上所說,明清之交本質上在比爛,看誰更爛。
最後結果自然是大明爛到根子上,所以被滅了。
魏廣德更相信,做好自己,誰也滅不了你。
免費閱讀.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