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啟航
第48章啟航
達到第五階段後,希望號將保持大約1.27rp的轉速運輸轉動下去,然後踏上星途。
人類雖然在木衛四上生活了數十年,但相比於地球,那是差遠了。要知道,人類不管是生理構造還是細胞記憶,又或是成長過程、基因信息,全都是為了適應地球環境而演化的。
從第一個單細胞動物的但是至此,都有四十多億年了。
所以說不論是什麼時候,地球的重力環境都是最適合人類的。
正因如此,新政府才決定,希望號飛船的最終模擬重力被定與地球環境相仿的數值上。
而1.27rp這個轉速,又避免了人類受到科裡奧利效應的不利影響,可以說希望號飛船在設計上都達到了預期。
一個多月時間很快過去,在此期間,飛船的轉速一階一階的慢慢提升,人們也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適應,再次找回了地球重力環境的感覺。
其實如果算上冬眠時間的話,按理說大部分人都已經在木衛四上環境下生活了幾十年,沒有可能在短短一個多月內重新適應地球重力環境。
但由於太空開發的需要,早在災難發生之前,人類就有一些相關藥物輔助這個適應過程了。
當人體適應了微重力環境後,全身的液體將會減少整整一升,並且由於心血管係統不需要克服重力向大腦供血,心肌功能也會逐漸弱化。
想要恢複為地球重力環境,就必須有一個緩慢過程。
“希望號,啟航!目標:羅斯154”
在所有人都適應了飛船環境之後,嶽淵終於下達了盼望了四十多年的命令。
這個目標不是隨便選的,而是在天文學家經過數十年觀測後定下的最佳目的地。
如果按照正常思維,去往距離太遠最近恒星肯定是最好的,但距離最近的比鄰星包括它所屬的半人馬座三合星係統都已經炸了,人類自然沒法去那裡了。
所以科學家們得另選目的地。
經過數十年對木衛四在太空中漂泊的方向、速度,加上超新星爆發後塵埃雲的移動方向,還有對數個距離人類最近的恒星進行對比、擁有行星數量、可能資源分布等等綜合因素,他們才最終得出的結論,羅斯154。
其實在距離上還有一個更近的恒星,那就是沃爾夫359,它距離太遠僅有7.7光年。本來它是首選目的地的,但由於它所處係統隻有兩顆行星,一顆岩質行星一顆氣態行星。
根據科學家觀測數據,那顆岩質行星還處於靠近它主序星的位置,從它的軌道位置和主序星的表麵溫度估算,那顆岩質行星表麵溫度極有可能一直保持在480~500攝氏度之間。
如此惡劣環境星球,人類根本沒法在上麵開采資源。
而羅斯154就好多了,根據徑向速度法,人類得知它擁有七顆行星,其中兩顆很可能是巨星氣態行星,另外五顆則是岩質行星,關鍵是五顆岩質行星還都是不是最靠近主序星的。.
所謂徑向速度法,簡單的說便是根據行星和恒星之間的引力互相作用去探測其恒星係統是否擁有行星的辦法。
是探測地外行星的七種方法之一,大致是根據行星對它主序星的引力影響去測量,當行星繞行的時候,它的引力會導致恒星稍微“擺動”一下,行星越大,對恒星的影響就越大。
這種恒星的“擺動”可以告訴人們,一顆恒星係統有多少顆行星,它們有多大。因為是通過捕捉行星對其環繞的恒星所引起的靠近或遠離地球的微小擺動,所以這種技術也被稱為多普勒方法,因為是它測量由引力引起的恒星光線的偏移,也就是改變顏色的光。
科學家推斷,除了五顆岩質行星外,應該還有許多衛星係統,這對如今人類來說簡直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