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和都察院杠上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吏部的反擊,憑是哪一個衙門,被都察院一下子抓走這麼多官員,都得發起反擊。
就算吏部尚書和吏部侍郎完全沒有牽涉其中,這些官員一旦有罪,他們也難免會得到一個“識人不明”和“禦下不嚴”的過錯,怎麼可能不急眼?
所以,吏部的反擊全麵開花,對都察院尤其是都察院的急先鋒楊沅展開的反擊尤其猛烈。
這天上午,幾個官吏乘馬趕到了仁美坊的成都侯府。
這幾個人全都穿著皂色長衫,舉止神態一看就有那種久居高位、生殺予奪的人物,頗具威儀。
楊府的門子一見他們這般氣質,自是不敢怠慢。
這幾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那都透著貴氣呢,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他們可不敢替自家老爺招惹麻煩。
門子急忙上前探問,來人肅然道:“某,乃吏部考功司考功三案的主事,名叫陸南亭,這是令史宋達,他是書記趙肅,我等來貴府,是要調考都察院僉都禦史楊沅的幾個內眷。”
門子聽了這話不禁啞然,他自問眼力一向過人,卻沒想到這幾位看著貴不可言的人物,最大的才是一個主事。
吏部下設有四司,每司又根據業務的多少,設有幾個案。
比如司封司就下設了五個案:封爵一案、封爵二案、封爵三案、檢法案、知雜案。
部、司、案三級體製中,這個案就相當於後世的科室了。
陸科長帶著兩個科員,那氣派卻比一部大員都要大。
門子聽他介紹了身份,心中雖不以為然,麵上卻也依舊恭敬如儀,把他們請進府去,在偏廳坐了。
聽他們道明詳細來意後,那門子便去告訴了管家,管家又去請示了鹿溪。
大長公主自然不必見他陸科長,聽管家道明對方來意,鹿溪便頷首道:“他要見誰,隻管領去,不要拒絕他們,免得遺人口實,給老爺惹下麻煩。”
說完,她就帶人出門去了,說是要回一趟娘家,實則是去了蕃坊。
楊家對南洋、西洋的貿易都在她的手中,這位當家主婦打理的可不隻是楊府裡的內務。
那管家聽了,便領著考功三案的三個人,先去見了丹娘。
丹娘還有兩個半月就到待產期了,已然是大腹偏偏。
考功三案的幾個人,隔著小花廳的簾子,見到了丹娘夫人。
三人仔細詢問了丹娘與楊沅相識並嫁入楊府的經過,著重問起她與父母之間的衝突,以及和原夫方家的糾紛。
如果不是他們問起,丹娘幾乎都要忘記了那曾經令她痛苦不堪的人生。
此時重新說起她和天鐘山下樊家人的恩怨,和湖州方家的糾紛,一時間真是百感交集。
青棠耐著性子聽他們詢問了一遭,到後來卻專盯著讓丹娘為之難堪的部分百般追問,青棠終於發火了。
小姑娘從珠簾後麵衝出來,掀了他們的幾案,摔了他們的茶水,大發了一通雌威。
丹娘自是要叱責小丫頭不懂事,勒令她退下受罰。
陸科長濺了一身的茶水,也隻好訕訕而退,再去詢問烏古論盈歌。
他們剛剛離開,原本慵懶地側臥在胡床上的丹娘便坐了起來。
吏部這是想用我的事情為難二郎麼?
當初的事情可有留下什麼把柄,能被他們用來攻訐二郎麼?
雖然往事不堪回首,但是為了避免曾經的過去給楊沅留下什麼汙點,丹娘還是認真回想了一遍。
曾經的丹娘是遊手,是狡計多端的玉狐娘子,如今她執臨安餐飲業牛耳,又是鹿溪負責的海外生意的得力助手,不管是眼界格局還是能力和實力,她早非當初可比了。
隻是略微思索了一陣,她便把青棠喚到麵前,暗授了一番機宜。
這麻煩,她自己就解決了,鹿溪那邊她都不想麻煩,更不想讓楊沅操心。
青棠聽罷,馬上快步離去。
……
烏古論盈歌這邊,小阿蠻早就在丹娘小花廳外悄悄觀察了整個過程,回來說與盈歌聽了。
盈歌那性子,本就比丹娘驕縱七分,聽罷經過,心中著惱。
待那陸科長領著兩個科員到了她這邊,連茶水都欠奉,座位都不給。
盈歌是在花園小亭中接見這幾個人的。
盈歌大腹便便的坐在亭欄邊,她比丹娘還要早一個半月就到生產期,偏生看著比丹娘還要活蹦亂跳的,挺著個大肚子在那兒喂魚。
書記員趙肅撅著屁股趴在小石桌上負責記錄,因為小石桌旁邊的墩子全都不翼而飛了,地上隻有幾個來不及擦乾淨的墩子印兒。
吏部選才遷官,以“四才、三實”為考核標準。
四才就是身、言、書、判。
長相要端正豐偉,言辭要清晰利落,書法要遒美,文理要優長。
楊沅的長相那就不用說了,其他其他那三樣……
人家是三元及第的狀元之才,他們哪敢考較,想一想都要生怯。
那就隻有“三實”可以做文章了。
“三實”分彆是“德行、才用、勞效”,其中最好做文章的就是“德行”。
但凡吏部考功司派員考察官員家屬,哪怕是一品大員人家,誰不是對他們客客氣氣的?
如今到了楊沅府上,卻要受到如此冷落,陸科長隻氣的牙根癢癢的。
他們這邊重點調查對象其實就是盈歌,丹娘那邊的先行調查隻是為了麻痹盈歌,掩飾他們的真正目標。
如今到了盈歌這邊,自然要問的更加仔細。
隻是……,盈歌似乎很健談,都不用他們問,該說不該說的就都說了。
可是說歸說,盈歌說了那麼多,有用的卻實在不多。
因為她經常說著說著就來一句“哎呀,接下來的事涉及軍機,不可說。”
陸科長三人站了一個多時辰,記了一個多時辰,臨行之際,滿腦子都是“不可說。”
……
“啪!”
刑部尚書張方旬思忖良久,在棋盤上落下一子,輕笑道:“湯進之穩坐釣魚台,吏部卻做了他的急先鋒,這打法著實叫人有些意外。”
對麵沈該嗬嗬一笑,撫須道:“吏部本也不想做這個急先鋒的,誰讓都察院盯上了它們這塊肥肉呢?”
張方旬道:“吏部是最有機會晉位宰相的,這,怕也是吏部與湯進之共進退的主要原因吧?”
沈該淡淡一笑,沒有言語。
吏部正堂是晉位宰相機率最大的官,不過這個運作過程,卻也非朝夕之功。
沈該和伴駕去了成都的魏良臣年紀都大了,而且他們現在就占據著左右相的位置,譚尚書這是不想燒他們的冷灶啊。
年輕有為且拜相呼聲最高的湯思退,自然也就成了譚尚書結盟的首選。
沈該又布下一子,張方旬忽然一抬眼,對沈該道:“沈相公對楊子嶽此人怎麼看?”
“楊沅?酷吏罷了。”
“哦?可酷吏,卻是升遷之捷徑啊。”
“但是,古往今來,凡酷吏者,鮮有善終啊。”
沈該籲了口氣,感慨道:“自古帝王,但凡想有一番作為,且非開國之君,有天命氣運加身的,誰座下沒有過幾個酷吏呢?”
“人人都有對頭,是官就有政敵。高高在上的帝王同樣如此。所以,隻要想有一番作為,不願被人掣肘的帝王,都需要一把,一把鋒利的刀。
這口刀,會為他解決許多本來需要拉扯多年、博弈多年的對頭。商鞅、張湯、主父偃、來俊臣等等,莫不是這樣的一口刀。
你翻遍史書就可以看到,皇帝的政令能暢通無阻、執行起來不折不扣的時候,皇帝手中一定有這樣的一口刀在。
反之,眾正盈朝,政令卻不出宮門的時候,嗬嗬,皇帝手中,一定少了這樣一口利刃。”
張方旬道:“但是,當皇帝的目的達到以後,這把刀卻是停不下來的,停下,它就沒用了。繼續砍下去,卻要傷了皇帝的元氣。”
沈該道:“所以,血刀終有還鞘時。殺一人而安天下,也就成了必然。”
張方旬微微眯起眼睛,緩緩問道:“那麼,依沈相公來看,楊子嶽這口刀,官家想用到什麼時候呢?”
“一日不能北伐,楊沅這口刀就還有用。”
沈該摸挲著手中玉製的棋子兒,微笑地道:“當然了,也不排除這口刀用卷了刃,官家再尋一口刀、再換一口刀的可能,那楊沅這口刀,就要提前折斷了。”
張方旬歎息道:“以他資曆,本有大好前程,何必擇此捷徑。”
沈該道:“捷徑,快啊!湯思退和楊子嶽鬥的凶狠,可骨子裡,他們不正是一樣的人麼?”
沈該淡淡一笑,道:“而對官家來說,他們都很有用。王與霸,是朝廷的一體兩麵。隻有仁義,就會被人裹挾,隻有霸道,則不會長久。王與霸通吃的,才會成為千古一帝。”
張方旬布下一子,抬眼問道:“那麼,當今官家,能成為千古一帝嗎?”
沈該笑而不語。
……
都察院裡,蕭毅然、盧承澤等人對所拘官員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訊問。
對他們不便動刑,隻靠威逼利誘,自然不能令他們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