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雷君實在不想放棄。
其他廠商想去還沒機會呢。
他幾乎是連夜把在全球各地度假的小米高層拉到一起開遠程會議。
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集思廣益一下。
“這是好機會。”
這是所有聽到這件事的高管腦海中一致的想法。
“可無論是和陳總還是和馬斯克之間進行一場為期兩個月的技術競賽,我們萬一輸了,那會不會不太好看。”某高管問道。
小米的高管定位非常準確,技術競賽,還是有強製時間限製的技術競賽。
他已經非常委婉在表達這其中蘊含的風險,萬一?在座高管沒有誰是傻的,萬一不如說是一萬。
內心稍微陰暗一點的高管,心裡甚至會想,陳元光自己沒有戰勝馬斯克的十足把握,於是故意把小米喊上墊背。
隻不過這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猜測,他們不會在雷君麵前提。
要知道林甲也在小米汽車當過高管,在座高管中肯定有和林甲交好的高管,自己要是說這樣的猜測間接傳到陳元光耳中,指不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雷總,這確實是難得的機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在全球用戶麵前展示自己的機會。
小米的LOGO能夠以這樣的場合亮相,無疑能夠帶動整個小米的品牌形象提升,不僅僅是小米汽車,還包括小米其他產品線。
可問題是如果我們在這場技術中不但沒能體現小米的技術優勢,反而展現的非常拙劣。
這樣一來,我們獲得的是知名度,但這種負麵的品牌知名度,它對小米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這就屬於一個過期蛋糕,從外麵看上去很誘人,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幾率吃了會中毒。
大部分人會選擇不吃,因為吃下去隻能獲得片刻的歡愉,然後就是立刻損傷身體。
但如果不吃,那就不是小米了。
最懂雷君的高管,小米的副總林斌站出來說道:“我認為大家的擔心都有點多餘。
你們想,另外兩家企業是什麼企業,pac和光甲航天。
都是探索太空前沿技術的公司,是C端企業。
而且比不過這兩家企業丟人嗎?”
前麵的高管還隻是說萬一,林斌就已經蓋棺定論,就是比不過了。
“我們隻要站上了這個舞台,對小米來說就是勝利。
這個機會給華為,給比亞迪,他們就能贏嗎?
也贏不了吧,但他們連上台參賽的資格都沒有。
我們好歹有上台參賽的資格。
比不過很正常。
小米成立這麼多年,什麼風浪沒有經曆過?
再負麵的輿論我們都抗過來了,更彆談這種有準備的仗了。
我的意見是我們得參加,同時做好兩邊的工作。
一邊是和我們上下遊的供應商合作,把我們的需求說清楚,讓他們把壓箱底的技術給拿出來,儘我們最大努力,造一款小米汽車外觀的變形機器人。
我估計馬斯克應該也是類似套路,用特斯拉的Modly外觀,然後再進行變形。
另一邊就是,製定頒獎典禮結束之後的公共策略。
公關重點都放在先抑後揚上,類似小米是不如光甲航天和pac,但小米已經是國內頂級製造商了,小米的變形金剛有多少你不知道的黑科技。
準備好這樣的公關策略,然後和米係的KOL溝通,讓他們都提前準備好。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用類似的集中宣發來給消費者灌輸觀點。
在國際上,同樣和一些知名媒體合作,讓他們也要表達類似觀點,對小米的評價以鼓勵為主。
小米不如其他兩家沒問題,但小米的亮點一定要指出來。
最後就是等輿論退潮,雷總完全可以再出來開個直播,吹噓一下友商,感謝一下陳總,然後再談談小米未來發展核心硬科技的願景。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我不認為會對小米的品牌形象產生任何負麵影響。”
這才是雷君想要的回答。
從技術層麵無法競爭贏光甲係和有NAA扶持的pac,這件事本身丟人嗎?
並不丟人。
這樣的機會錯過實在太過可惜。
硬實力沒有辦法贏,從宣傳層麵做到不輸那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等於天降知名度啊。
其他高管通過視頻會議都能觀察出雷君表情的變化,從剛才的眉頭緊鎖到現在的麵帶微笑,大家很清楚,老板有了決定。
那還說什麼,讚同就完事了。
作為小米的創始人和實際控製人,雷君在小米內部那是絕對的一言堂,權力比任老在華為還要更大。
雖說任老不用為股東負責,但他畢竟年紀大了,精力上不支持他去參與到具體事務。
“我讚同林總的觀點,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錯過這次機會。”
“我也讚同。”
很快小米內部達成了一致,結果不出陳元光意料,“好,師兄到時候可能要提前運到斯德哥爾摩本土,你們要預留這個時間。”
“這你放心,後續我們會有專人負責對接這件事。”雷君信誓旦旦道。
如果營銷有級彆,那這絕對是最高級彆。
等到陳元光把他的想法和戈蘭·漢鬆溝通過之後,對方就差說,你是我爹了。
陳元光是全球頂流不假,但由於他是東大人,東大在媒體層麵的實力和國家實力壓根就不匹配。
有個很有意思的比喻,說東大實力是00,東大媒體宣傳出了的效果,但接受信息的受眾會認為這還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水分。
也就是說,受眾對東大的認識和實際東大的樣子,偏差在一萬。
就不談遠的,東大的尖端武器被拍出了模型的感覺,彆說壓迫感,就連正常的體積龐大都沒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