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好狗子,居然拐了一頭狐狸精?求訂閱,求月票)
第100章好狗子,居然拐了一頭狐狸精?求訂閱,求月票)
相比葫蘆瓢,做酒葫蘆就難多了。李響在網上找了許多資料,對整個過程已經頗為了解,然後就開始動手。
他先拿第一個葫蘆練手,就算三個都失敗了,也沒關係,以後等自家的葫蘆長起來,有的是機會。
先取了三個裡麵最小的那個,但即便最小,高度也有三十多厘米了。
這三個葫蘆是八個裡麵長得最好看的,因為酒葫蘆,對整體的“形”要求比較高,不僅要裝酒,還要具有藝術氣息,要是長得歪瓜裂棗,即便做出來也醜得要死。
葫蘆瓢的話,就要求低一些,隻要夠圓,肚子夠大,哪怕上麵的肚子小一些,下麵的肚子大一些也無所謂。
但酒葫蘆,對上下肚子的圓潤、尺寸比例,都有嚴格要求,要一眼看上去,特彆舒服的那種。
用尺量好合適的開口位置,並記號筆劃線標記,然後用鋸子,沿著線條,鋸掉葫蘆頂端的一截,用銼刀磨平。
這個葫蘆的脖子非常好看,長度又合適,所以李響選擇的是網上用得較多的日式開口,但真正追本溯源,也是咱們老祖宗傳到小日子去的。
從龍頭處打圓孔約八毫米左右。
接下來就是掏種子。
這跟做葫蘆瓢不一樣,做葫蘆瓢時,是將葫蘆給徹底鋸開了,變成了兩半,掏的時候就方便多了,也很容易刮乾淨,肉眼也看得見。
但是,酒葫蘆是整個一體的,隻有頂端一個小出口,這就需要費更多的功夫。
很多賣酒葫蘆的店家,因為是賣給彆人的,所以壓根不會用心去做這件事,太費時費力了。然後買家買回去之後,喝著喝著,裡麵就飄出絮狀的東西,十分掃興。
李響是給自己做的,所以在這一道工序上,力求完美。
他將一根長長的鐵絲來回折,做了一把簡易的鐵勺子,將葫蘆裡麵的種子和大多數瓤子掏出來,這些種子依然是留種。
然後便將葫蘆扔在了冷水裡,浸泡約十分鐘,再放開水裡,一邊煮,一邊壓進水中。
直到葫蘆能自己沉底,這個時候,葫蘆就泡透了。
泡透之後仍未結束,蓋上鍋蓋,繼續大火猛煮二十分鐘,然後放置等水變涼,期間不開鍋蓋,悶一晚。
第二天再開鍋加水,繼續大火猛煮約半個小時,再放至水涼透。
之所以煮這麼久,工序這麼麻煩,是為了葫蘆能長久使用和自己的健康。一是煮透可以徹底掏乾淨瓤子,二是煮透之後味道是紅棗泡水的味道,而未煮透的葫蘆裝水則會變酸,有味兒。
第三,煮透的葫蘆會“實沉”很多。如果將沒煮透的葫蘆比喻成厚厚的牛皮紙,那麼煮透之後就相當於玻璃了,幾乎有了質的變化。
煮之前的生葫蘆有點兒黃,偏白,但是李響反複大火煮透之後,葫蘆不僅變得更硬,顏色也變成了好看的紫紅色,光澤非常亮豔。
李響一直以為這種傳說中的紫金色是上的漆,或者塗了特殊的油,或者用濃紅茶水、中藥水等煮和浸泡的方式“上色”的,沒想到直接煮,竟然也能煮出這種富有“古意”的顏色來。
他家裡之前的葫蘆瓢是單肚葫蘆,煮透之後晾乾就是呈亮黃色,用時間長了之後則是暗黃色,可能是葫蘆品種不同的緣故。
“難道這葫蘆的品種其實極為不凡?天生的紫金葫蘆?”李響心中不由生出這個念頭。
昨天的葫蘆瓢,沒有煮這麼久,也沒有過夜之後再煮,顏色也是有點兒偏紅,但是沒有這般紫紅,都泛出暗金色了。
煮透的葫蘆上肚繼續用鐵絲做的挖子挖,下肚則灌螺絲釘搖,大概十來分鐘後,將裡麵的螺絲釘和絮狀物倒出來,用水清洗葫蘆,重複幾遍,李響拿了一個手電筒,從葫蘆的開口處往裡照,檢查葫蘆內壁是否乾淨。
不得不說,雖然角度有限,但基本上能看得出,“刮”得挺乾淨的。
然後就是倒掛在回廊底下陰乾。自然是不能直接放太陽底下曬的,容易開裂或變形。
酒葫蘆其實有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做塞子。
李響首選木塞子,量好尺寸之後,直接上金絲楠木,之前做簪子練過手,相當嫻熟,不到半個小時就做了一個契合度完美,而紋理又十分漂亮的酒葫蘆塞子。
隻是,葫蘆陰乾之後還要進行防滲處理,李響則是用的大漆。
儘管大漆沒乾之前容易讓人過敏,且乾後去味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但卻是非常好的一勞永逸的辦法。
其它的材料,如糯米湯、一些化工塗料等,都不及大漆健康和實用。
大漆又名天然漆、土漆、國漆,是人工割取漆樹獲得的一種天然樹脂塗料,其應用源遠流長,古今中外聞名,被譽為我國“三大寶”樹割漆、蠶吐絲、蜂做蜜)之一。
這種大漆,山裡麵有,隻是現在不是割漆的時機,一般是伏天割漆,但鎮子上有家店專門賣這個,李響就直接去鎮子買一點了。
去鎮子的路上,有一個小樹林臨時集市,李響回轉時進去逛了逛,買了一些釣魚佬們剛釣的新鮮魚,給家裡的菜換換花樣,然後小貓咪們也可以吃,天天給它們吃魚乾和蛇肉,小貓咪們估計也吃膩了。
“上好的牛皮,便宜賣啦!”
一位老人的叫賣聲引起了李響的注意,他便走了過去。
老人的身前,地上擺滿了牛皮,整張整張的那種,而且還是黃牛皮,足有五六張,李響就好奇問道:“大爺,你從哪兒搞這麼多牛皮啊?”
畢竟,這個小樹林集市,就是周邊的一些農民們過來擺攤,互通有無,沒有專門在這裡做生意的。很多人都沒有攤子,而是直接擺地上。
那個老人就歎了一口氣:“唉,彆提了,我本來是養牛賣牛的,結果這天殺的大雪,我家的牛棚塌了,牛被埋在雪裡,等挖掘出來就死了好幾頭。”
“多少錢一張啊?”李響問道。大爺也是可憐,李響就想著照顧一下生意。之前發那個菜刀版《賽馬》時,就有粉絲誇讚,說他的手如此靈活利落,如果去擂戰鼓,肯定彆有一番氣勢。
李響便起了這個心思,將這張牛皮買下來,回去做牛皮大鼓!
他喜歡的樂器不多,鼓是其一。黃牛皮正是製鼓的好原料。
也不完全是為了拍視頻,直播賺錢,而是他自己很享受這種事,難得的寧靜歲月,為什麼不取悅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呢?
你問旁邊那些賣魚的釣魚佬,為什麼從早釣到晚,天黑了還不走?那就是取悅自己,自己開心。過來賣魚也不是完全為了掙錢,多少有點顯擺的意思。
大爺說道:“200一張。都是用鹽醃過的,沒有壞。”
價格還算合適,李響也沒有講價,掏出六張紅版版:“來三張!”
大爺頓時興奮了,渾濁的老眼都亮了起來:“多謝多謝,我幫你搬到車上!”
李響本來想自己來,但大爺非要幫忙,也就由他了。
大爺很感慨:“我賣了這麼多天,也才賣了兩張,你是第一個這麼大氣,一下子買三張的。”
李響哈哈一笑,騎著三輪車回去了。
牛皮,不僅可以用來做大鼓,還可以用來做皮帶、皮靴、皮包、椅子等等,就是處理起來麻煩一點而已。
由於大爺的這幾張牛皮都隻是簡單醃製並風乾,防止變質,所以李響回來還要繼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