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寫的啥啊,我也不認識字。”
何春花大字不認識幾個,隻認識上麵的345
義務教育是在86年才開始普及。
在此之前,雖然也有開展普及掃盲班,掃盲運動。
但很多農村地區的人,文化程度依然很低。
不隻是何春花,他們這個年紀往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上過學。
徐清風他們這一輩,大部分都上過幾年學,認識字的就多了。
不過這年代,上學是需要錢的,五塊錢一個學期,彆小看這五塊錢,很多人便是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回家放牛了。
徐清風他們家條件還可以,所以徐清風,徐秋生都上了高中畢業。
要不是當初上學的時候,還沒有恢複高考,徐秋生和徐清風估計也會考個大學。
“哥,你來給大家夥說說這個價格。”徐清風喊來了徐秋生。
他則是去房間拿來了手杆稱。
既然打算長期做生意,手杆稱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前幾年的時候,不允許做生意,所以稱還挺少見的。
徐清風也是運氣好,前天才在黑市淘到了一杆。
杆秤,這玩意早就有了。
據說是春秋時期的首富,範蠡發明的。
後麵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推及全國。
這手杆秤,便是利用杠杆原理,來稱貨物重量的簡易衡器。
手杆稱有三個組成部分,秤杆、秤砣、秤盤。
電子秤沒有普及的時代,做生意便全靠這個。
還是比較簡單,易攜帶的。
小攤販,帶上一杆杆秤,走街串巷,有人買東西的時候,便拿出來,一握秤杆,掛好秤砣,栓好秤盤,便可以進行買賣了。
不用的時候,將秤砣放在筐子裡,杆秤則是彆在腰間。
十分形象。
除了這個,還有算盤,都是後世很難看到的物件了。
但在七八十年代,經濟剛複蘇的時候,卻是做生意人必不可缺的兩個東西。
徐秋生知道弟弟要收藥材和山貨後,也來打幫手。
“這上麵是藥材的名字和對應的價格,蒼術,3毛”徐秋生跟村民解釋起來。
不一會,大家夥也都知道了不同藥材對應的價格。
軍子也來了。
徐秋生,大嫂李如月,徐清風加上軍子四人,根據相應的價格,稱重,算錢。
不一會,便付出去一百多塊錢。
何春花在旁邊看的那叫一個心疼。
在她看來,這山貨和藥材,這麼多,要賣掉,得賣到什麼猴年馬月去。
不過吧,當著外人麵,她也沒有多說什麼。
雖然徐清風是她兒子,卻也是老爺們。
東北的老少爺們,都是好麵子的。
她哪怕再不開心,也不會當著村裡人的麵,說徐清風的不是。
相反,還會給徐清風牽袋子。
收購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徐清風總共收了300塊錢的山貨和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