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鬆所麵臨的第一個難題,便是物資和貨物的運輸。
如果有足夠的技術,李青鬆當然希望能造一條太空電梯出來,這樣便省去了飛船運輸的種種麻煩,可以方便的將海量物資直接運到太空裡。
隻可惜,自己的技術還沒有發展到那麼高的程度,現階段還是隻能依靠飛船。
現有的飛船一次隻能運輸兩噸物資,效率太低。但發展新式飛船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提升數量了。
於是李青鬆做出的第一個決定,便是立刻擴大飛船產業鏈的生產力,在最短的時間裡,造更多的飛船出來。
同時,造更多飛船,以及頻繁使用這眾多飛船,其本身也是一種尋找隱患,尋找缺陷,尋找升級優化方案的過程。
這一刻,李青鬆所擁有的幾十座精密機械加工廠全部轉產,投入到了生產飛船零部件的任務之中。
在某一處空地上,經過簡單的平整與加固,采取框架式結構,一條飛船組裝生產線隻用了一個月時間便已經完成,替代了原來的那條小規模生產線。
於是,重載列車與飛天一型飛船的不斷轟鳴之中,大量的零部件如同潮水一般湧向了這裡。
工作在這裡的一萬餘名克隆體,在儘可能高效的自動化技術輔助下,自身也如同化作了機器人一般,一刻不敢鬆懈。
在他們身後甚至時刻都有幾十名克隆體準備著。
平常時候他們就靜靜呆在那裡,不會消耗李青鬆寶貴的意識連接份額。而一旦工位上的克隆體有事需要離開,哪怕僅僅隻是去撒泡尿,都立刻會有一名克隆體頂上來,毫無阻礙的接替他的工作,讓流水線的生產連一秒鐘都不被耽誤。
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一條新的飛船組裝生產線,在總計上百座精密機械加工廠、數座高可靠性芯片工廠,以及眾多連接件、塑料膜、屏幕、橡膠、探測器、控製器等工廠的同時全力生產之下,短時間內產能便暴漲到了每天四艘飛船的程度。
彆看每天四艘似乎很少,但要知道,這可是集李青鬆當前階段各方麵最先進技術於一體的大型機械裝置,其複雜程度、精密程度,根本不是一列火車、一座工廠之類可以比擬的。
組裝生產線上,一艘又一艘重達30餘噸,加滿燃料質量便達到50餘噸的龐大飛船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又迅速投入到運輸業務之中,一刻都不會耽誤。
發射場之中,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有飛船在起飛或者降落。
因為起降過於頻繁的緣故,起降場的大地甚至都被燒到有些玻璃化。
而這僅僅隻是現有十幾個發射場的其中一個而已。
便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又一個被打包成箱子的空間實驗室建材被運到了太空之中,以每秒鐘約900米的速度圍繞著洛神星運轉。
在全力擴大飛船數量的同時,李青鬆還在同時做著另一件事情。
飛船多了,耗費的燃料自然就多。
現有的燃料儲備不夠,必須要將甲烷與氧氣的生產能力提升到現有的百倍以上!
一艘飛船一次運輸便會消耗15噸左右的燃料。一天三次,就是45噸。現有飛船數量約220艘,那就是每天約一萬噸燃料。
並且,伴隨著飛船數量增多,這個數字還會迅速暴漲。
未來平均每天消耗數萬噸燃料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