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和飛船數量一多,各種通訊需求、定位需求、交互需求會暴增。
等自己的戰艦數量多了,自己如何確定每一艘戰艦的位置?如何調度它們?
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深空通訊網絡才行。
確定了這三個重點建設項目,李青鬆有些憂慮的看了一眼附近那顆矮行星——此刻,它已經被李青鬆起了敵神星的名字,意味著敵人所在的星球,心中再度歎了口氣:“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會有下一步的動作。
希望他們能多給我一點時間吧。隻可惜,現階段我仍舊發射不了探測器到那裡去。
不過應該等不了太久。等深空通訊網絡建起來,不僅飛船、戰艦能得到信息支持,深空探測器也同樣可以,到時候我就能發射了。”
此刻,李青鬆的最大意識連接數仍舊維持在70萬左右浮動。
為了保持每時每刻都有70萬名克隆體在工作的狀態,此刻被李青鬆動用的克隆體總數約在140萬。
克隆體儲備數量則在160萬左右,總人口300萬。
但此刻,被李青鬆連接著的70萬名克隆體的工作量幾乎已經飽和。
他們最多隻能支撐起在現有產能水平下,也即平均兩天一艘的速度生產水星級戰艦,再多做彆的事情,恐怕力有不逮。
畢竟戰艦比起普通的貨運飛船難度可高了許多。不僅精度要求更高,噸位也更大。
“搭建深空通訊網絡倒是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但這是一項技術活,還有一些技術難題沒有攻克,預計需要約一萬名克隆體去科研,再調集一萬名克隆體做後勤,才有希望在較短時間內攻克。
剩下的,建造綜合性太空後勤基地,沒有20萬名克隆體恐怕不行。
這還沒有算戰艦和飛船一旦增多,會消耗更多燃料,需要在采礦端和提純端投入更多人手的問題。
我的意識連接數恐怕要提升到100萬才勉強夠用。”
李青鬆看向了太空實驗室生物技術實驗區。
在那裡,十幾名穿著白大褂,戴著帽子口罩手套的克隆體,正在無塵室之中小心翼翼的操作著什麼。
“能不能培育出更高質量的克隆體,就看這一次了。”
時間悄然流逝著,轉眼間便是十幾天過去。
這一刻,再度來到培養皿之前的那名克隆體仔細觀察一番,一股喜悅情緒便在李青鬆腦海之中生成。
他看到,在最新配置的培養液的培育之下,用於試驗的小鼠、小兔和人類細胞都出現了快速分裂,快速發育的趨勢!
顯然它們的生命力更旺盛了!
“好,就是它了!”
得到了一手的試驗數據,李青鬆立刻抽調出兩萬餘名克隆體,分彆跑步進入了培養液配置工廠和克隆體培育工廠,按照最新需求,將設備升級改造了一番。
於是僅僅幾天之後,足以供百人份培育的第一批培養液便生產成功。
沒等更多培養液生產出來,李青鬆立刻開始了這僅僅一百名克隆體的培育工作。
無論如何,先把意識連接數提升上去再說。至於克隆體的平均質量,就留著以後慢慢提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