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聽人說的。”馮素蓮支支吾吾的。
窯洞裡的熱氣散儘,撲出來的煙塵漸漸稀少。
陶大勇和幾名戰士戴著口罩進去,有口罩確實好多了,不會一呼吸就煙塵四起。
大水缸、泡菜湯一個個搬出來,一摸還熱乎乎的,有的還發燙。
在院壩擺開晾著,沒多會兒全部冷卻。
陶大勇對著光,挨個檢查大水缸有沒有砂眼,挑出一個有砂眼的,還行,手藝沒丟。
馮素蓮檢查泡菜壇,點燃紙條扔壇子裡,蓋上蓋子,灌上壇沿水,封住壇蓋。
過了一會兒,壇沿的水被扯進壇子裡,就證明壇子沒有砂眼,不漏氣。
白潔茹、老朱他們都有樣學樣檢驗每一個泡菜壇,有兩個漏氣。
“喲,這是什麼道理?”運輸兵看得稀奇。
“我也不清楚,反正買壇子時彆人這麼教我的!”馮素蓮不好意思。
前世買壇子學的鑒彆法,真不知道是何道理。
“這叫虹吸原理!”白潔茹開口解釋。
“紙條扔壇子裡燃燒,耗光裡麵的氧氣,若沒有砂眼,就形成密閉空間。
因為氧氣耗光,裡麵壓力變小,形成壓力差,虹吸作用就將壇沿的水吸進去。
若有砂眼,內外壓力一樣,壇沿水就吸不進去。”
“啊,是這樣啊!哎呀,又學到知識了!”戰士們沒想到簡單的方法蘊藏著科學道理。
紛紛讚道,“白同誌,真有學問!”
“這算啥,念了初中物理,你們也一樣。”白潔茹好笑。
全部檢查完,陶大勇爬上車,目測車上麵積,預估能裝下多少。
從山坡上薅了許多鬆針、枯草回來,水缸、泡菜壇裝上車,中間縫隙填上鬆針、枯草隔離,共裝了四十五個。
“路上慢點兒,小心顛簸!”陶大勇叮囑道。
“帶上,路上慢慢吃!”老朱包了一包熱饅頭,兩壺開水。
“謝了!”運輸兵一踩油門,載著壇壇罐罐走了。
“好啦,該弄咱們的啦!”馮素蓮選了兩個泡菜壇。
把早上洗淨晾曬的蘿卜切成兩半,丟進壇子裡,倒入涼白開,撒上鹽,蓋上壇蓋,灌上壇沿水。
再把蕨根沉澱水倒了,歸攏到大水缸裡,有砂眼的大水缸不影響使用。
院壩裡的木桶、小盆一下收光,隻剩下幾個大水缸。
兩個漏氣的泡菜壇也沒浪費,洗乾淨裝醃漬的野山蔥、野大蒜葉。
“嗯,這才像夥食團!”老朱叉著腰,滿意道,“好啦,這下可以甩開膀子乾了!”
亂七八糟的院壩收拾、歸攏後,又恢複乾淨整潔。
戰士們加快進度,晚上政委、團長下工回來,七八個水缸裝得滿滿的。
地上的蕨根所剩不多,榨過的蕨根渣堆在外麵路邊晾曬,曬乾後可以當柴火燒,一點兒不浪費。
晚上饅頭白粥,還烙了豆渣餅,豆渣混合著醃漬過的婆婆丁,鍋沿上炕的。
豆渣餅酸辣、鹹香,分量不多,一人一小個。
“咦,咋不見豆腐菜?”唐政委問馮素蓮。
早上豆漿有剩的,小馮不是說點豆腐嗎?中午不見豆腐,晚上還不見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