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馬尋來說,時間不是金錢,而是生命。
現在加速行軍為的就是能夠為大明在陝甘的戰略決戰創造更多的勝利基礎,為的就是能夠救下常遇春的性命。
時值農曆七月,陽曆就是八月份了,正處在最為炎熱的時候。
馬尋覺得自己渾身都要冒油了,哪怕光著膀子,可是依然在冒汗,身上都有一層細微的鹽粒了。
雖然沒有廣藿香油、紫蘇葉油這些材料,不過還有蒼術、陳皮、茯苓這些藥材。
效果雖然一般,不過破產版的藿香正氣水算是有了。
徐司馬端來一碗綠豆粥說道,“舅舅,解解暑。”
馬尋接過綠豆粥問道,“將士們的正氣水準備的如何了?”
“在熬煮,將士們都不愛喝。”徐司馬就笑著抱怨。“這些丘八不識好歹,這麼好的東西還有人偷偷倒了,也不怕給曬死!”
馬尋笑著說道,“天氣這麼熱,真要是中暑了,就按我教的去做。”
簡單的中暑治療,軍中多少也會一些,隻不過還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有些急救措施並不完備。
馬尋可謂傾囊相授,將自己的一些學識能用上的都用上了。
在明朝的軍隊當中有醫官,一般選年輕士兵進行基礎培訓,然後到太醫院進修。或者直接一點,由太醫院選派醫官去衛所。
這也是曆史悠久的好處,秦漢的時候就有醫官製度。
到了明朝一般的衛所都有醫官、醫士、司藥、獸醫等,不過一般一個衛所隻有一名醫官、兩名醫士,甚至配比更少。
對這一次隨軍出征的醫官、醫士,馬尋也教了一些知識,這段時間的重點就是防止中暑。
一路走來也有將士水土不服,病情不算嚴重的就繼續跟著。病情嚴重的留在就近的州縣,病好了即刻趕上隊伍。
真的要是出現了非戰鬥減員也是沒法子的事情,隻能埋了。
曆史的悠久帶來了足夠豐富的經驗,殘酷的戰爭也催生了軍隊越來越成熟對於傷病士兵的施救。
開辟場所安置傷員、及時派遣醫官救治、派出專人照料、提供糧藥等,這是基礎保障。
而對醫官的考核就是驗查病死士兵的多寡、救下傷員的數量,然後賞功罰過。
不過明朝的軍醫還是相對較少,普通士兵受傷更多的是靠戰友之間的互相幫助。
因為在戰場上你死我活,軍醫是很難第一時間衝到戰場搶救傷員。而等到戰爭結束打掃戰場,很多的傷員早就錯過了最佳醫治的時間。
這是時代的局限性、醫學水平的局限性,以及戰爭的殘酷性。
沐英渾身大汗的走了過來,“舅舅,將士們都安頓好了。”
馬尋問道,“我們現在是到哪了?”
沐英回答說道,“昨天過的宣化。”
“宣化?”馬尋愣了一下,問道,“我怎麼不知道?”
宣化,那可是有名著呢。
這也就是河北張家口附近,古城建於唐代。
這裡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屏北平,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
永樂時期內徙設置九邊鎮,這裡也成為了防止瓦剌南下的咽喉之地。
太師、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朱厚照在宣府營建鎮國府,這就是在宣府。
留學生朱祁鎮聽聞瓦剌來襲,從北平經宣府到大同,然後再轉回宣府。
在回返宣府的過程中就被也先前後夾擊損失數萬人,靖難之役的大功臣成國公朱勇就是中伏全軍覆滅戰死在鷂兒嶺。等到留學生離開宣府到了土木堡,全軍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