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已經證明了,前膛槍已經是落後的產品,現在已經到了後膛槍的時代。
奧匈帝國國內也在研發關於後膛槍的產品,對於現有的前膛槍自然也就無所謂了。奧匈帝國雖然在火炮方麵並沒有落後於世界,但至少已經是落後於普魯士人了。
普魯士人大量采用的鋼製大炮在普法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奧匈帝國國內也是有仿製的想法的。
這也是奧匈帝國願意分享這些技術的原因,畢竟再過幾年這些技術也就徹底落後了。
再加上之前和西班牙政府所約定的,未來十年內西班牙在這些武器方麵的進步也應該共享給奧匈帝國,算是奧匈帝國的投資了。
當然,既然是投資的話,奧匈帝國付出的肯定不止這麼點。
除了步槍和火炮的生產線以及相關技術之外,奧匈帝國還會提供百人規模的武器技術專家,在西班牙駐紮五年的時間。
這才是奧匈帝國真正付出的投資,幫助西班牙快速的掌握步槍和火炮的技術,同時共同合作研發新的步槍和火炮。
這樣的合作對奧匈帝國來說是不虧的。用已經落後的產品和技術再加上一部分技術專家,換來整個西班牙未來十年在軍工方麵的進步。
雖然西班牙不是列強,在軍工方麵也沒有太強大的實力,但至少還是有一定的底蘊的。
而且還是未來十年內的技術進步,有奧匈帝國的幫助,西班牙或許能夠在武器技術方麵取得一定的突破。
當然,就算西班牙在軍工方麵沒有太大的突破,奧匈帝國也是不怎麼虧的。畢竟這些落後的產品並不值什麼錢,100多人的技術專家也隻需用在西班牙駐紮五年的時間。
在卡洛看來,和奧匈帝國的軍工方麵的合作西班牙和奧匈帝國能夠實現雙贏。首先是奧匈帝國提供的這100多人的技術專家,對西班牙軍工行業的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甚至有了這100多人的技術專家,卡洛有信心提早研發出西班牙自己的拴動式步槍。
當然,這些技術專家肯定是不會接觸到西班牙關於機槍方麵的研究的。機槍由自動武器之父馬克沁和他的兄弟一起研發,卡洛還是比較放心的。
這方麵不需要奧匈帝國的幫助,自然也就不需要和奧匈帝國共享技術了。
在步槍和火炮方麵的技術還是可以和奧匈帝國共享的。彆是火炮方麵,此時還是非常需要奧匈帝國的技術專家幫助西班牙更好的學習目前比較先進的火炮設計思想。
對於這100多人的奧匈帝國專家,卡洛自然也是沒想放過的。多的不說,5年後至少讓一半的人留在西班牙工作,這就是卡洛的計劃。
雖然這麼挖人有些不道德,這100多人可都是奧匈帝國在武器設計方麵的技術專家,對西班牙是很有幫助的。
更何況奧匈帝國在派遣這100多人時,自然也是做好了這些人被拉攏的準備的。奧匈帝國不可能為了這100多人就和西班牙翻臉,所以該拉的人還是要拉的。
根據奧匈帝國提供的資料,這批技術專家中大多都是從事步槍式和火炮設計的。未來如果能夠拉攏到西班牙的話,倒是可以篩選一部分人加入機槍的研發當中。
相信有著更多人才的幫助,馬克沁機槍的研發也會加快進度。相信這個世界的馬克沁機槍會更早的誕生,並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爆發出自己的光彩。
壞消息是,皇家軍工廠注定不可能分到所有的武器技術專家。為了其他軍工廠的發展,肯定是要留夠一部分技術專家到其他軍工廠的。
因為隻有100多人的技術專家,這100多人的價值肯定是要被榨乾的。他們將會前往西班牙規模比較大的幾家軍工廠,幫助這些軍工廠掌握奧匈帝國之源的那些步槍和火炮的技術。
隨後再根據各大軍工廠的規模將這些技術專家分配下去,由各大軍工廠研發新的步槍和火炮技術。
考慮到皇家軍工廠的規模,最終能分配到的技術專家數量肯定也是最多的。未來西班牙軍隊所采用的製式步槍將會從這些軍工廠的產品中一步一步競選,挑選最優秀的步槍。
之所以讓其他的幾家軍工廠參與進來,目的也正是多培養幾家軍工廠互相競爭。隻有競爭才會讓這個行業源源不斷的產生創新力,讓武器技術不斷的迭代進步。
三千字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