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說的很明白了,若大司馬南下,則孫權必在從皖城到皖口的沿路埋伏。如何吃掉孫權埋伏的兵力,這才是應考慮的事!”
“至於周魴的降書,無非是告訴我們皖城這個作戰地點而已。其餘諸事皆不用理會。”
司馬懿在旁邊眯著眼聽皇帝和曹真兩人交談。司馬懿來的晚,並不知曉皇帝和曹真先前已經定論周魴詐降,但他此時已在兩人的言語中聽了出來。
看來皇帝是想將計就計,讓曹休南下引孫權埋伏,再吃掉孫權埋伏的兵力。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可能不太能做得到。司馬懿敏銳的發現,按照皇帝的假設,孫權能在皖城-皖口一帶聚集十萬之眾,是因為孫權依托水運便利。
如若魏國要殲滅孫權少則兩三萬、多則十萬的兵力,又該需要多少兵,又該如何去打呢?
即使智謀如司馬懿,也不免驚訝於皇帝胃口之大。
若孫權出兵十萬,大魏出兵十萬以上,在從合肥到皖城再到皖口的戰場上,難道要有一場二十萬人級彆的會戰嗎?
司馬懿當然還沒做好準備,他現在也不知如何去準備,甚至不敢相信孫權能出動這麼多人。
司馬懿此時說道:“陛下,您是不是太高估孫權了?孫權哪裡能出動十萬人在皖城呢?”
“即使大司馬真按周魴所說,真的沿皖城一線南下,孫權又如何要出動十萬人之多!三五萬人或許已到上限了。”
曹睿搖了搖頭。司馬懿能出此言,十分符合司馬懿的一貫風格。司馬懿長期為曹丕的南征預備後勤,自然此時腦子裡都是兵馬調動所需的糧草器械等等。
在司馬懿決策的考慮中,他不知道有什麼值得孫權在皖城出動十萬人的。
司馬懿不知道,但曹睿心中卻一清二楚。
經過孫權在江夏的敗退,和韓綜、翟丹連續兩次的投敵之後,孫權此時急需一場大勝來掩蓋頹勢。
因此,孫權派了周魴前去尋曹休以詐降。周魴詐降這件事,比原本的曆史中,足足提前了兩年之久!
而曆史中的孫權,正是憑借東吳在石亭之戰的斬獲,讓孫權威望大增得以稱帝。
換句話說,孫權讓周魴詐降這一次,根本就不是出自軍事目的的作戰。既不能攻城、也不能掠地、更不能改變吳魏之間的戰略格局。
那孫權求的是什麼呢?孫權求的是刷人頭、刷戰績!孫權需要一場大勝,來掩蓋頹勢甚至幫助他稱帝,這根本就是一次出於政治目的的作戰!
出動十萬之眾打曹休一萬,也根本不虧!
曹睿看向司馬懿緩緩說道:“司馬卿以為孫權為何要派周魴詐降?”
司馬懿想了一想:“莫非是八月在江夏和襄陽打的太差了,要以勝利穩固內部?或許也有韓綜和翟丹投降的緣故,臣聽聞東吳沿江諸將已有不穩。”
司馬懿猜對了一多半。曹睿問道:“如果朕說,孫權是急著要稱帝了呢?”
司馬懿雙眼微睜,這個思路是司馬懿從未想過的。但司馬懿依舊智商在線:“那按陛下的意思,孫權這次隻是為了求得一場勝利,來增加威望?”
曹睿點了點頭,司馬懿也隨即陷入了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