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這裡畫畫,估計沒人管他,可真拿個照相機過來賺錢的話,估摸著,立馬有人過來招呼他的。
想在這裡賺錢,估摸著要拜碼頭,繳納一定保護費的。
這個年代當畫師,確實沒啥出路,沒記錯的話,這個時候繪畫大師李可染的畫是30元一平尺。
而他那幅拍出184億的《萬山紅遍》在這個年代,說不定隻用不到一百塊就能買到。
可哪怕是這樣,還是有很多人覺得貴,因為這年頭炒畫是會鋃鐺入獄的。
另外,收藏界有個說法,大師的作品,都要等到他去世後,才會值錢的。
所以這年頭,畫師最賺錢的方法,就是去畫連環畫,可連環畫想出版的話,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就在離外灘裡四公裡左右,靜安寺附近的長樂路上,那裡就有一家上海人美出版社,專門搞連環畫出版的。
鄭非簡單思考了下,在這裡給人畫遊客肖像,並不是長久之計,等賺到生活費後。
還是得去承接寺廟壁畫生意,畢竟在他的認知裡,有幾種人的錢最好賺;
第一是雞娃的家長。
第二是女人。
第三是養寵物的。
當然還有一種,那就有信仰的,很多村裡人不舍得給自己花錢,但神明的錢,卻是一分都不會少。
再加上那些年,也不知道有多少廟宇被摧毀了,現如今限製放開了,很多村裡麵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寺廟修繕起來。
等到太陽下山那會,鄭非總共畫了五張肖像畫,手裡有現金一塊二,剩下的,大多都是各種票券。
糧票、肉票、菜票
現如今一個滿師後的工人,每月差不多也就是四十多塊。
鄭非這一天的收入,在上海的話,也算是沒有拖後腿了。
拿著手裡的各種票據,鄭非打算去買一些好吃的,他這個身子板真的太瘦了。
一米七七的身高,才一百二不到,真就瘦得就跟竹竿似的,怎麼說也得有一百五才差不多。
從外灘那邊回來後,鄭非準備去糧站買點大米,總不能天天蹭飯吃吧。
偶爾蹭一蹭還是可以,但經常蹭的話,會給人造成麻煩的,倒是爐頭和鐵鍋的話,可以蹭一下鄰居黃大娘的。
扛著畫架的鄭非回到譚子灣時,意外發現糧站這裡居然排起了隊伍來。
碰到這種情況,鄭非想都沒想,立馬加入了長長的隊伍裡。
以前幫忙到糧站來買米,鄭非早就總結出了經驗。
很多人排隊買米,那肯定是放新米了,正常情況下,米價都是一毛五的,幾乎都是陳年老米,發黃的很,一鏟子下去全都是米蟲。
要是米價變成一毛六,可能是這兩年的米,可要是米價上了一毛八,那就是妥妥的新米。
等於老天給福利了,正常情況下,隻有過年那會,糧站才會把新米放出來。
今天也不知道是什麼日子,居然把新米放出來賣了。
鄭非排了半個多小時,看到那白花花的大米,不禁吞了吞口水。
“給我來六斤。”
花費一塊八分,買了六斤新米,口袋裡還剩下一毛八。
緊接著,又去路邊買了隻全新的橡皮擦,下次碰到那個娃後,還他一塊全新的。
剩下的全買配菜了,上海老榨菜和醬瓜,雖然也很想要乳腐,鹹菜炒毛豆,可真的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