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半日,便已到達目的。
這還是因為船體吃水頗深,拉了許多器物。
不然還會更快。
到達高唐之後,劉備接過軍吏遞過來的賬簿。
為防止有人作假,還需要仔細核對。
待鉤稽完糧草後,他微微鬆了口氣。
畢竟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糧食是重中之重,確保軍糧充足,他才敢放心的領近五千人前往濟南。
不然的話根本不敢強行軍。
除了糧草,劉備還核對了兵員人數。
郡縣整合起來的戰兵,勉強能用九百多人,加上自己原來的兩曲,有一千四百餘人,輔卒三千。
將其他能跑的馬匹編錄進趙雲的斥候騎兵,得到了三百騎兵。
再加上運輸糧草與器械、箭矢的農夫,還有各地鍛造箭矢、刀劍矛戟。
還有甲片編織的工匠和婦女,幾乎全部動員起來。
除了人吃的糧食,戰馬也要消耗糧草,不僅需要征調乾草、秸稈,還需要獸醫隨軍照顧戰馬。
許多時候,馬比人還寶貴。
在征調的途中,劉備發現許多問題,現在不太好處理。
隻能等打完仗,才能徹底清理。
按照他的方式來改造。
忙完這些,劉備命軍吏傳關羽、張飛,以及其他軍侯、軍司馬、校尉。
這次出征人數不少,劉備暫任將軍,麾下有不少的縣尉轉為司馬。
關、張、趙均為校尉。
漢軍中,五人為伍,立伍長,二伍為什(十人)立什長,五什為隊(五十人)立隊率,二隊為屯(百人),立屯長。
二屯為曲(兩百人)立軍侯,二曲為部(四百人)為軍司馬,二部為校(八百人)為校尉,二校為裨(一千六百人)立將軍。
二裨為軍(三千二百人)立將軍和副將。
劉備喜歡每逢作戰前,召集軍吏討論,廣開言路各抒己見,力求彌補缺漏,最後再一錘定音。
戰前討論,戰後總結。
經常與關張趙討論用兵。
前世曾讀過李衛公對問,書中唐太宗和李靖大談用兵之道,避實就虛,正奇轉化,讓他在剿滅山賊盜匪中受益匪淺。
因此,劉備常對關羽張飛趙雲,說用兵有三等。
不戰屈人之兵是上等。
戰必勝,攻必取為中等。
深挖溝、高築壘、堅陣自守為下等。
學習兵法,一定要由下到中,由中到上,循序漸進。
初出茅廬彆學韓信,他的方法太險,危險數大。
僅會死記硬背兵法,也不可取,戰爭本來就是保護好自己,不被彆人打敗。
主將最忌諱,稱不出自己的斤兩,以為肩比孫吳白韓,連下等也沒掌握好。
偏覺得自己奇謀百出,出奇計兵敗收場,為世人笑。
名將是逐漸成長的,目前關東幾乎沒什麼名將,青州就更不用說了。
酒囊飯袋無數。
被稱用兵第一人的曹操,不久前才吃了敗仗,被徐榮擊敗,多虧曹洪舍馬相救,撿回一條命。
涼州、並州多處於戰亂之地,胡漢混雜,連婦女也弓馬嫻熟,論軍事素養比關東高出不少。
等過幾年,關東諸侯在無數場惡戰中曆練起來,那就情況不同了。
但此刻,劉備還能領先半步。
至少他是這樣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