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桓玄並沒有著急攻城,他的兩萬多兵馬還不足以攻克襄陽。但是,他的兵馬正在源源不斷的趕來。
從決定解決殷仲堪這個心腹之患開始,桓玄便已經下令調集各路兵馬前來。在豫州駐紮的桓嗣桓謙等人的兵馬,在梁州參與進攻的兵馬,以及江州留守兵馬和新募兵馬都已經接到了他的命令。數日時間裡,先是豫州和江州的兵馬陸續趕到荊州,到二月中,從梁州抽調的六乾兵馬也抵達荊州。至此,桓玄以及聚集了馬步兵和水軍近五萬餘。
作戰的策略上,桓玄和卞範之等人也采取了圍而不攻,先取荊州各郡的做法。以三萬兵馬保持對襄陽的壓力,其餘兵馬開始對荊州各郡發動進攻,攻城略地,全麵占領荊州各郡。
荊州各郡的兵馬本就不多,防守薄弱。更何況許多地方官員本就和殷仲堪羈絆不深,儘管殷仲堪對荊州的各地主官做了調整,換了不少之前親近桓氏的官員,但是殷仲堪根基不深,這些人也大多是見風使舵之徒,遇到眼下這種情形,自是不會為殷仲堪拚死而戰,所以桓玄大軍所到之處,幾乎沒有遭遇太多的抵抗。各郡官員望風而降,主動迎接。地方百姓也沒有太多的抵觸,聽說是桓溫之子南郡公桓玄的兵馬,反倒歡欣鼓舞。
僅僅不到一個月的事件,在沒有發生太大的混亂和戰鬥的情形下,桓玄便控製了荊州十六郡中的十餘個。剩下的那些郡縣地處偏僻,不是不能占領,而是沒有必要。比如南邊的貴陽郡,西南的武陵郡,邵陵郡,零陵郡等,都是偏僻遙遠的地方,人口不多,大多屬於蠻荒狀態,與世隔絕,此時花兵馬和氣力去占領幫助不大。還有便是淮南之戰後收複的北邊的幾郡,暫時也不必去管。
占領主要的十餘郡的目的很簡單,一則讓襄陽成為一座孤城,得不到地方州郡兵力和物資的增援,讓他們困守孤城,得不到人力和資源的補充。二則,這是占領荊州所必須要做的事情,更換官員,控製地方,也了為大軍提供大量的人力物資。
此消彼長之下,殷仲堪的處境越來越險惡。到三月下旬,荊州事實上已經被桓玄所掌控。大量的人力和物資就近供應桓玄大軍,大量的兵馬聚集在襄陽城下,已經形成了全方位無死角的圍困。
殷仲堪頗為焦灼,對方完成了對各地郡縣的占領之後,很快便要對襄陽發動猛攻。城外四萬多兵馬,自己手中隻有兩萬兵力,實力是懸殊的。更可怕的是,城中將士的士氣逐漸低落,糧草物資的消耗也頗為迅速。被困兩個多月,儘管之前有所準備,但數萬軍民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糧草物資最多隻能撐一個月便要消耗殆儘了。
城中每天都充斥著各種謠言,將士和百姓們人心惶惶。之前殷仲堪許諾的十餘日朝廷便有所行動的諾言根本沒有兌現。過去了兩個月了,也沒有任何朝廷出兵的消息。這更令將士們心中恐慌,不知所措。
殷仲堪隻得不斷的許諾,說朝廷一定會出兵前來救援。一次次的許諾,一次次的沒有兌現,讓所有人對殷仲堪的信任也在逐漸的降低。他的話幾乎沒有人肯相信了。
在作戰策略上,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殷仲堪錯過了最佳的主動進攻的時機。殷曠之在一開始便提出建議,要主動進攻。殷曠之的理由很簡單,桓玄的兵馬抵達襄陽的時候隻有兩萬人,那是他兵馬最少的時候。趁其立足未穩,主動出擊給予重創,甚至擊敗他們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殷仲堪當然不同意這麼做。放著堅城不守,主動出城進攻,豈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殷仲堪訓斥了殷曠之一頓,警告他不要胡言亂語。殷曠之隻得無奈偃旗息鼓。
二月裡,桓玄的兵馬攻克荊州各郡的時候,殷曠之再一次提出要主動出擊,不能坐而待斃。殷曠之意識到,一旦被桓玄將荊州各郡攻克,襄陽便將是一座孤城,一座死城。到那時,局勢將無可逆轉。
但殷仲堪再一次的拒絕了殷曠之的建議,越是這種時候,他越是已經不敢冒險。他將希望寄托在襄陽城防和朝廷出兵上。他認為此刻主動進攻已經遲了,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了。當初要是主動進攻就好了,眼下已經不能這麼做了。
殷仲堪就像是某一類人一樣,事情發生的時候,他表示沒必要去做應對,之後表示也許需要做出應對,最後表示雖然需要應對,但現在已經太遲了。
如此,殷仲堪硬生生的錯過了最佳的搏一搏的時間,直到對方四萬多兵馬圍城,荊州十餘郡儘數被占領,襄陽真的成了一座孤城的時候,心中後悔,卻無可奈何。
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朝廷能夠出兵了。若朝廷再不出兵救援,他也明白,襄陽恐怕很難守住了。為此,他幾乎每隔數日便派出人手偷偷出城前往京城求援,希望司馬道子能夠早日派兵解困。
……
三月,京城。
司馬道子其實一直在籌謀出兵之事。正月底,當桓玄出兵襄陽的消息傳到京城的時候,司馬道子大怒,那時候,出兵便已經提上了議程。
隻不過,許多人都認為,或許不必操之過急,要儘量的說服桓玄遵旨而行,不必即刻訴之兵戈。畢竟戰端一開,結果難以預料。最好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讓桓玄懸崖勒馬。
王緒也是這麼認為的。王緒的建議是,再給桓玄下達甚至,阻止他的行為,給予嚴厲的警告,告知麵臨的後果。倘能讓桓玄懸崖勒馬,則可避免一場刀兵之災。畢竟,朝廷的兵馬實力未必能解決問題。而且,朝廷麵臨的問題還很多。包括徐州的李徽尚未給出明確的態度,倘若大軍西進,京城空虛,李徽悍然起兵,那豈不是腹背受敵。
司馬道子覺得頗有道理。特彆是徐州李徽,就在京口之北,一江之隔。而且此人態度曖昧不明,不知道他到底會做出什麼舉動來。萬一他乘虛而入,自己豈不是兩麵受敵。那是極為危險的事情。
第(1/3)頁
第(2/3)頁
於是,司馬道子一麵派人給桓玄傳旨,要求他立刻停止進攻殷仲堪的行動。另一方麵,派王緒和謝汪前往徐州見李徽,探明他的態度,要求李徽做出明確的表態。
桓玄那邊,連續兩道聖旨送達,桓玄充耳不聞。傳旨之人說,桓玄倒是恭敬接旨,滿口答應。但是他的行動卻依然如故。在傳達聖旨來回的二十多天裡,他的兵馬連續攻克了荊州數郡,將荊州一步步的掌控在手。這讓司馬道子極為怒不可遏。
不過,王緒和謝汪從徐州倒是帶回了好消息。李徽在聽取了王緒詳儘的介紹西北的局勢之後,當即表示,朝廷不能縱容桓玄的行為。對於危害大晉秩序的行為,必須予以嚴厲懲處。桓玄攪亂西北局麵,拒不遵旨而為的行為決不可姑息。如果朝廷出兵,自己將全力支持。
李徽開出了條件,表示,如果會稽王需要自己出兵的話,東府軍隨時願意出兵。不過,徐州兵馬糧草裝備不足,恐需要朝廷撥付糧草物資裝備器械整備之後才能出動。否則勞師襲遠,裝備和糧草物資無法供應,恐怕幫不上大忙。
司馬道子對李徽的態度甚為意外。李徽如此乾脆的表態,倒是令人疑惑。根據之前此人的脾性,要他幫忙,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彭城廣陵二郡便在上一次被他攫取到手。此番若是要他出兵相助,怎麼可能不提出離譜的條件來?
徐州這幾年發展迅速,糧草物資裝備根本不是問題,李徽難道隻是為了這麼點蠅頭小利便願意幫忙?這絕無可能。
王緒的意思是,不必給李徽機會。這廝恐怕彆有企圖,一旦允許他出兵,他很可能以此名義大舉興師。這廝恐怕有意將手伸到淮南之地。以攻豫州之名,將廣陵彭城以西的淮南之地儘數占據,屆時賴著不走,豈非讓他占了大便宜。
李徽已經擁有了徐州之地,若再任他擴張,將來更難處置。雖說有他相助能夠更有把握的解決桓玄的問題,但留下來的後患也更大。王緒說,莫如蜿蜒拒絕他出兵的好意,隻要他的態度是幫著朝廷的,不出兵便是最好的結果。
司馬道子深以為然。再次命人送信給李徽,高度讚揚了他忠義為國的態度。但也表示,桓玄之事朝廷有能力處置,無須東府軍出兵。東府軍肩負守衛北地邊鎮的重任,燕國最近動作頻頻,東征西討,好戰之極。徐州不容有失,還請李徽守好邊鎮,以防燕國乘大晉內亂之際南下進攻。
這些當然是場麵話,真實意圖便是不讓李徽插一腳,摻和此次之事。隻要李徽保持中立,那便已經達到目的。
李徽回信表達了遺憾之情,但同時也表示,東府軍會嚴密監視北邊之敵,不會給對方任何機會,請朝廷放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