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烈日炎炎的淮陰北城大校場上,數乾新兵正在揮汗如雨的訓練。
李徽站在檢閱台上,眯著眼看著這些東府軍新兵生龍活虎的訓練的情形,麵露欣慰之色。
這些新兵雖然一個個麵容黝黑,但是他們年輕的麵容上的自信和陽剛之氣洋溢。這一批新兵都是徐州新一代的青年,他們的成長環境正是徐州高速發展的十多年的時間段。
李徽來到徐州的時候,這一批新兵都是八九歲的孩童。他們的童年是艱難的,但是隨後十餘年的巨大變化,徐州整體狀況的好轉讓他們受益。
從物質層麵而言,他們生長發育的階段正是徐州解決了溫飽,且生活逐漸富足的階段。所以這一批青年的身體素質比之同期的其他人更加強悍。荀康做過統計,徐州青年一代的身高體重都有大幅度的增長。營養什麼的不說,光是能在生長發育期能夠吃飽飯,不挨餓,便已經讓他們強於上一代人了。
從精神層麵而言,這一批青年人對徐州的認同感極高。換句話說,在徐州自力更生軍政自專的情形下,對於大晉的認同遠遠不及對徐州本身的認同。這種認同感源自於生長環境的改變,當然也是教育引導的結果。
無論是出於怎樣的原因,這一批青年人的自信心更強,對徐州的歸屬感更強,心態上也更積極。在普遍接受了一定的基本教育之後,也更明理開朗,精神麵貌上更加的昂揚。
不能說這完全是李徽刻意為之的結果,有些事固然有引導和提倡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成長環境的潛移默化,以及徐州快速發展帶來的結果。可以說,徐州的青年一代和其他地方的青年一代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彆。而這些改變也是李徽樂於看到的。
數日前,送走燕國使者高湖之後,李徽和眾人商議了此事。意見並不統一,有的人認為,這是燕國試探性的訛詐行為,燕國應該不至於敢於發動對徐州的進攻。所以,這件事還應該慎重解決,最好能夠派人去燕國解釋清楚,維持現狀對徐州有利。
另外一種意見是,慕容垂敢於派高湖前來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這便是已經準備同徐州交惡。以目前的局勢來看,燕國這兩年局麵穩定,實力恢複。在北方已經堪稱是勢力最強的一方。其餘各方勢力隨著互相消耗以及姚萇苻登等人的去世已然逐漸衰落。
慕容垂的心態定然也發生了變化,不滿足於身邊有徐州這個強大的勢力存在。他的目標是一統北方,而最大的威脅便是臥榻之旁的徐州。隻有將徐州削弱或者解決,他才可以心無旁騖的發起一統北方的進程。
在取得了大晉朝廷的地位認可和協議交好之時,在大晉內部分裂和紛爭之時,慕容垂想要對徐州動手,從動機和時機上都是恰當的。既不用擔心大晉的北伐,又不必擔心其他北方勢力的襲擾。嗅到了朝廷孤立李徽的意圖,慕容垂極有可能鋌而走險。
雙方各有各的道理,互相說服不了誰。李徽的意見當然至關重要,他必須下這個決定。
李徽的意見傾向於第二種。他向眾人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分析。
這些年,自己和慕容垂固然相安無事,但那是因為各自所處的局麵使然。徐州需要爭取時間發展壯大,而慕容垂需要穩定關東之地,在北方強敵環伺的情形下站穩腳跟。雙方有戰略上合作的需要。
第(1/3)頁
第(2/3)頁
所以,即便曾經有過衝突,數次大規模的作戰,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雙方還是保持了克製,以協議和談的方式暫時擱置了紛爭,保持了背靠背的和平共處。
但李徽心裡明白,自己攫取了北徐州和青州四郡之地,是帶有乘人之危的脅迫性質的。慕容垂是何等樣人?這口氣他如何能夠咽的下去?他隻是足夠隱忍,能屈能伸罷了。就像他當年委身於苻堅之下,忍受氐人的冷嘲熱諷和詆毀,選擇隱忍度日一樣,隻是不得不為之。而一旦時機成熟,他會毫不猶豫的行動。
當年苻堅淮南之敗後,慕容垂立刻回到關東起兵,便是明證。
眼下也是如此,他感覺到了時機的到來,對徐州開戰也會毫不猶豫。
而且,從他派高湖前來提出的這幾個條件來看,慕容垂決心已下。他自然明白自己不會答應他的條件。將青州和北徐州之地歸還給他們,以淮河為界共處,這個條件像極了當初苻堅準備南下的時候提出的條件。當初苻堅為了找理由南下,便向大晉提出了割讓江北之地劃江而治的條件。那其實便是獅子大開口,以對方拒絕為理由出兵的一種手段。苻堅這麼做了,慕容垂也這麼做了。
所以,李徽的判斷是,慕容垂其實已經做好了進攻的準備。絕不能忽視慕容垂的野心。而對徐州而言,數年沒有大規模動兵戈,悶著頭發展自己,也應該要有所動作了。
從戰略意義上而言,強大的燕國不符合徐州的利益。必須削弱燕國的力量,或者起碼要對燕國再一次的進行震懾,才能讓慕容垂打消對徐州的覬覦,或者起碼暫時打消他們的念頭。否則,將來大晉發生任何劇變,東府軍都必須要時刻分心兩頭。一麵要應付大晉的局麵,一麵要防備燕國的進攻,到那時,其實情形更糟糕。
李徽給出的結論是,慕容垂定會發動進攻。而己方要堅定作戰的決心,不可猶豫。與其將來捉襟見肘,不如此刻削弱燕國。趁著司馬道子和桓玄對峙的時機,可以不必擔心南方的掣肘,全力同燕國一戰。不求滅了燕國,隻求削弱燕國的力量,給於他們迎頭痛擊。將慕容垂打老實了,在戰略上才會更加的主動。
李徽的分析得到了眾人的讚同,也解釋了一些疑惑。上下人等統一了認識之後,李徽旋即召開了東府軍高級將領的動員會議,告知燕國很可能進攻的消息。
誰知得知這個消息後,東府軍眾將領歡聲雷動,欣喜若狂。好幾年沒有打仗了,他們早已急不可耐。聽說燕國要攻徐州,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李徽傳達命令,首先派人前往北方衛戍區通知周澈,通報燕國來使,威脅進攻之事。命他放下手頭所有其他事務,調集兵馬,做好偵查,做好迎戰的準備。於此同時,李徽下達了調集淮陰衛戍區兵馬北上的命令。
此番李徽準備動用兩大衛戍區的十萬兵馬應對此次燕國可能得進攻,自己也將親自率軍出征。
為了保證南方的安全,李榮的南方衛戍區五萬兵馬將按兵不動。李榮得知消息,專門從廣陵趕回淮陰請戰。要求率軍出征。李徽對他做了一番解釋,告訴他一旦同燕軍開戰,南方的防禦至關重要,以防萬一有人鋌而走險,配合燕國的進攻。李榮雖然不太高興,這種大戰自己每份參與,自然不太開心。但是他也明白南徐州的安全至關重要。
李徽也同意了李榮調集三萬兵馬進駐彭城,隨時北上的請求。如果戰事不順利的話,那麼李榮的兵馬可以隨時參戰。且彭城戰略位置重要,也要防備燕國南下進攻。
數日時間,淮陰上下異常忙碌,戰前的準備工作是極為繁瑣的。大軍調動,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整個淮陰的氣氛也變得極為緊張。
第(2/3)頁
第(3/3)頁
今日忙裡偷閒,來檢閱五乾東府軍新兵的結訓儀式。而這些新兵,將於明日編入各軍之中,參加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出征了。
隨著十餘個演訓項目的結束,號角聲中,五乾名新兵列隊於校場之上靜靜而立。
負責新兵訓練的鄭子龍從側台飛奔上台,向李徽拱手稟報。
“啟稟主公,東府軍新兵演訓完畢,請主公向他們訓話。”
李徽點點頭,走到台前,掃視著台下那一張張年輕的黝黑的麵孔,緩緩點頭,露出微笑。
“諸位,經過了三個月的訓練,你們的新兵生涯結束了。從即日起,你們將編入各軍之中,開始你們正式的東府軍生涯。我向你們表示祝賀。適才,我看了你們的演訓,你們都是好樣的。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我東府軍的精氣神,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朝氣和鬥誌。也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的影子。”
“我為你們感到高興,你們是新一代的東府軍士兵,未來前途無量。再過十年,你們中會誕生無數的將軍,收獲無數的榮譽和勝利,你們會功成名就,成為東府軍的中流砥柱,成為徐州的脊梁。當然,你們中的許多人也會戰死沙場,血染黃沙。然而,這便是軍人的宿命。選擇了參軍的那一天,便要麵對這一切。好的,壞的,生還是死,都要麵對。你們隻要時刻記住,你們加入東府軍的使命是什麼,是為了保衛你們的父母妻兒,保衛徐州的父老鄉親,保衛你們珍視的一切。你們在,他們就能安然入眠,能夠快樂的生活。記住這些,即便戰死沙場,也死得其所,死的有價值。人生短暫,大丈夫當建一番功業,不可碌碌一生,而東府軍便是你們實現人生價值,建功立業的最佳之處。你們,必會在這血與火的熔爐之中找到自我,找到人生的真諦。”
“最後,我向你們提出幾點寄語。我希望你們,保持積極的心態,保持陽剛的氣魄,保持堅強的內心,堅守你們的初心。任何困難,都是磨礪,都是你們登上更高巔峰的階梯。任何敵人,都是你們成功的砝碼,都是你們功成名就的墊腳石。你們隻需要戰勝他們,摧毀他們,完成你們的使命。要記住,忠誠於東府軍,忠誠於徐州。你們會成為更好的人,更英勇的戰士,乃至天下仰慕的統帥。故而,儘情的戰鬥吧,未來是你們的。”
李徽說罷,全場兵士激動高呼:“多謝主公,忠誠主公。”
李徽笑著點頭,高聲道:“讓我們高唱軍歌,慶賀你們踏上新的征程。”
李徽起頭,全軍齊聲高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
歌聲嘹亮,直衝雲霄。.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