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這麼幾年“師生”,張居正深知,朱翊鈞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你要想獲得他的重用,首先你得證明出自己的價值來——能打仗呢,還是能理政?
而坐船泛海上任,除了馬政,張居正還有另外更重要的用意。
他身為朱翊鈞的老師侍講,知道太孫殿下現在非常重視海運。
張居正私下也琢磨了一番,發現朱翊鈞暗中發展海運,其實頗有深意。
兩千裡漕運,是大明北方的命脈。
錯綜複雜,被牢牢掌握在文官們手裡。
這也等於京師和九邊的命脈,被文官們給捏著。
太孫殿下暗中發展海運,就能悄悄擺脫對漕運的依賴,也能擺脫文官們的束縛。
他日拱一卒,先是新軍營的糧餉,然後四衛營、勇士營的糧餉,再薊州、遼東兩鎮的糧餉,一步步往前拱。
京師和九邊的糧餉一旦大部分由海運承擔,文官們再想通過漕運生事要挾中樞,就不可能。
太孫殿下就是這樣暗中布局,日拱一卒,每天悄悄多拿一點權柄,等到文官們反應過來,太孫殿下手裡的權柄,足以讓他翻雲覆雨,革新除弊。
張居正挑起窗簾,看著登州官道兩邊的風景。
連成一片的田地,疏落的屋舍,光禿禿的山頭,一簇簇的樹林,顯得有些蕭索。
煌煌大明,百病纏身,再不救治,就是病入膏盲,要完了!
自己憂心忡忡,太孫殿下也是憂心忡忡。
正是因為憂國憂民的誌同道合,世子黨才會緊緊凝聚在一起,自己也才會與太孫越走越近。
海運!
確實是一步妙棋!
而山東,地處海運關鍵位置。
海運能否成功,山東地方的配合,至關重要。
威海衛軍港的建設,登州、膠州民港的建設,還有沿海燈塔的設置,都是海運成功的關鍵。
這些都需要山東地方官府的鼎力支持,這也是自己出任山東巡撫的重要職責之一。
不過還好,除了太孫、文長先生等少數人,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來山東,是奔著馬政來的。
就連老師徐階,都不知道自己還要整飭海防,巡視膠州、威海、登州等地。
張居正在內心早就做了決定,自己可以接過老師的衣缽,接管他的人脈資源,好好利用,但是絕不會去做江浙黨的領袖。
那個位置,會挨雷劈的!
“老爺!”親隨張覽在轎窗外稟告道:“萊州知府丁悟,登萊兵備副使梁楚庸在前麵王徐寨驛站候著老爺一行。”
張居正掀開窗簾,看了看天色,吩咐道:“天色不早,傳令下去,今天在王徐寨驛站歇息,安頓好後請丁太守、梁副使一起晚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