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朱翊鈞在紫光閣聽完宋公亮的彙報,沉吟不語。
他起身站在敞開的窗前,看著外麵的湖光山色,過了許久才緩緩說道:“宋卿,你是辦案的老手。
憑你的經驗,你覺得幕後黑手會是誰?
反對考成法的那些人,還是灤州太原的那些人?”
宋公亮咽了咽口水。
皇上,你這不是為難我嗎?我覺得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得是誰。現在你一點態度都沒表明,我怎麼猜啊?
猜不準,我很為難啊。
迎著朱翊鈞炯炯有神的目光,突然腦海裡一閃。
皇上此前交代過,錦衣衛辦案,一定要辦成鐵案。
什麼是鐵案?就是人證物證確鑿,鐵證如山,讓人信服,這才叫鐵案。
鐵案才不會被人非議和懷疑。
還切切交代自己,錦衣衛鎮撫司辦的是大案要案,一定要以證據為根據,大膽猜測、小心求證,最後把所有的證據和信息串在一起,形成證據鏈。
現在的偵辦條件可能做不到,但是錦衣衛辦案,就要先心存這份正念,才會儘可能地避免出現假冤錯案。
這些話在宋公亮的腦子刷刷閃過,瞬間明悟。
宋公亮大聲答道:“皇上,臣覺得幕後黑手之說,還隻是猜測,真正證據確鑿的是冤案受害人,結夥報複製造冤案的刑部貪官。”
朱翊鈞看著宋公亮,滿意地點點頭:“宋卿,就應該是這樣,一切以證據說話,要是什麼案子都胡思亂猜,那我們離真相就會越來越遠。
先以手上的證據暫下決定,先給朝野上下一個交代。但是這件案子,錦衣衛還要繼續查,順著現有的線索繼續查。逃走的那兩人,儘快抓回來。”
宋公亮小心地問道:“皇上,要是查出新的證據?”
“查出新的證據,就推定出新的結論。這沒有什麼好丟人的。基於掌握的證據進行推定,總比沒有證據胡亂猜測要強。”
“臣遵旨。”
朱翊鈞頓了頓又說道:“宋卿,丁士美的案子查得怎麼樣?”
“回稟皇上,正在偵辦中,預計下月可以結案。”
“結案?好。”
宋公亮離開沒多久,張居正來了。
“張師傅來了,快請坐。”
等張居正行完禮坐下後,朱翊鈞開門見山說道:“通州驛站的案子,錦衣衛宋公亮已經向朕稟告了。”
張居正心裡一縮。
“宋卿說,根據現有的證據推定,此案是冤案受害人伺機報複,案卷已經移交給順天府警巡廳。”
受害人伺機報複?
張居正暗地裡舒了一口氣。
移交給順天府警巡廳?
皇上的意思是這事低調處理?
那也好。
低調處理,對大家都好處。
朱翊鈞繼續說道:“江蘇巡撫海瑞前晚正好在通州驛站,遇到這件事。他上了一份奏章,彈劾你和方逢時。
張師傅,你看看吧。”
張居正已經從方逢時那裡知道了情況,心裡不慌。
他接過海瑞的奏章,看完後,心裡感激不儘。
朱翊鈞說道:“張師傅,皇爺爺曾經對朕說過,大明純臣,當屬海公。海公這份奏章的良苦用心,張師傅要記在心裡。”
“回稟皇上,臣一定會銘記在心。”
“張師傅,海公奏章的建議說得對。這個離職審查要執行,先從在任期間經手財務入手,進行審查。
上司和接任者要切實督促審查,如果離職審查不紮實,讓貪官蒙混過關,虧空就得由接任者來背,上司也要受連帶責任。”
離職財務審查,其實中國古代一直有的,隻是交接時清查官庫賬目。
官官相護,再加上稀爛的會計製度,這項製度名存實亡,最後造成的巨大虧空,不了了之。
朱翊鈞要張居正執行的離職審查,跟現代離職審查近似。這就需要有完善的會計製度,還有執行的決心和力度。
“至於上次跟張師傅說的政務追溯倒查製度,先把離職財務審查執行到位了再說。”
張居正心裡一凜。
皇上這兩招,比自己立限考事、以事責人的做法更狠啊。
難怪當初自己興衝衝拿著考成法找到皇上時,他並不吃驚,甚至還流露出先湊合著用的神態,原來皇上心裡有更完善、更嚴格的官吏考課製度。
暫時沒有拿出來,拿自己的考成法先做開路先鋒。
層層加碼,溫水煮青蛙。
“臣遵旨!”
張居正又稟告道:“皇上,各地秋闈即將開始,禮部陸續擬定各省鄉試主考官,名單已經呈報西苑。
此次秋闈,是皇上禦極第一次鄉試,也是明年會試的基礎,事關重大,臣請皇上垂訓明示。”
前兩天在南苑,張居正拒絕了朱翊鈞非常“激進”的科試改革方案,提出了援前宋舊製的會試、鄉試分科的妥協方案。
當時朱翊鈞沒有反對,點頭默許了。
但張居正心裡不踏實,自己學生多有主意的人。
當初才七八歲,自己這位老師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現在他做了皇上,就改了脾性,輕易讓步?
於是想法子試探一下。
朱翊鈞不以為然地說道:“各省秋闈之事,禮部擬定,內閣核定就行了,隻需報備一份到司禮監即可。
明年春闈的主同考官,朕再跟張師傅商議。”
張居正抬頭看了看,發現朱翊鈞臉上沒有什麼異常。
離開西苑,剛回到內閣,方逢時和吏部左侍郎呂調陽聯袂趕到。
呂調陽是廣西桂林府臨桂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區)人,祖籍湖廣武昌府大冶縣。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