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京裡等著皇上禦駕回京。謝恩辭陛的奏本,已經呈到司禮監了。”
聽著馮保低著頭垂眉答道,張居正心裡有些激動。
馮保一回來就接過司禮監的權柄,聽他答話,說明又恢複對司禮監的掌控。
好啊,我張叔大再也不是孤軍奮戰,我在內廷也有人了。
“召殷正茂和淩雲翼到天津城,朕在那裡等著他們。等辭陛後,他倆直接南下去赴任。”
“遵旨。”
馮保接過張居正遞回的那份急報,兩人目光在空中交織,會意地淡淡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馮保自去擬旨,朱翊鈞指著胡如恭說道:“張師傅,你的地方改製,正好在直隸試點。直隸大佬在這裡啊。這是他的地盤,凡事你可以先找他商議。”
張居正笑著答道:“皇上英明,一下子就給臣指了條明路。”
胡如恭笑著答道:“皇上發話了,張相隻管發話。但是下官隻能先聽著,具體怎麼辦,還要回去後跟三司商議。”
他這話裡有很委婉的意思,張相你吩咐的事,我必須先看看,合適的我就支持,不合適的我們再說。
張居正心裡有些不爽,但也無可奈何。
他可以對直隸布政司指手畫腳,把布政使、左右參議訓得跟孫子一般。因為這些人的官帽子握在他的手裡。
對按察司和兵備司也可以指手畫腳。
你要是不聽招呼,他可以找禦史台和戎政府掰扯,趙貞吉和胡宗憲多半會看顧他的麵子,把下屬的按察司和兵備司訓一頓,圓一圓內閣總理張相的麵子。
因為大家的錢袋子在他手裡捏著,必須給幾分薄麵。
戎政府還好些,有少府監這個內庫當外援,多少可以接濟些。
禦史台就完全靠國庫撥款,靠“財政”吃飯,禦史們可以一身傲骨,但是肚子一餓,就體虛無力了啊!
巡撫和總督不同,人家直屬皇上,奏本直接遞到司禮監,官帽子不歸你管。人家的衙門小,屬員也不多,一年那點開支隨便哪裡都能摳出來。
再說了,你親兒子布政司還在他手裡捏著,政績要不要了?前途要不要了?
捫心自問,你敢扣他經費嗎?
所以巡撫和總督對內閣總理張居正可以是客客氣氣的,但是你叫人家對你言聽計從,如臂使指,那是不可能的。
張居正把地方官製改革方案細說了一遍,裁並地方各分巡道、分守道、兵備道;全麵取消巡按禦史,把它從禦史台都察院管轄,改為巡撫衙門督查室管轄。
胡如恭聽到這兩點,高興了,“好,那些什麼道,早就該撤了。因事設職,冗官冗職,這些分巡道、分守道和兵備道,全是在養閒人。
還有那些巡按禦史,都是些啥事都不做,搗亂抬杠他第一的家夥。啥都不懂,偏偏裝作什麼都懂,凡事都要指手畫腳一番。
到一地方,正事不做,就隻知道揪地方官員的小辮子,或敲詐勒索,或打壓嗬斥。不問實際政績,先問你是誰的門生。
不分是非,先分師門,這樣的巡按,我早就想裁了。”
張居正笑著說道:“胡撫台鼎力支持,那是好事。接下來是裁並的衛所之事。”
胡宗憲執掌戎政府,最重要的事就是裁並衛所。
其實從嘉靖四十五年開始,到隆慶年間,借著編練新軍的名義,全國衛所可用的軍官和士兵,全被抽調一空,編入到陸海軍。
早在隆慶元年,二十個一都司就移權給兵備司,都司成了集結邊軍,準備出征才用的名字。比如戚繼光出征土默特部時,組成燕北都指揮使司,燕北都司。
兩個留守司,中都留守司改為鳳陽皇陵留守司。興都留守司改為安陸皇陵留守司。專司護陵,以及對兩處皇陵的日常維護修繕。
內外衛四百九十三個,守禦屯田群牧千戶所三百五十九個,到隆慶二年都成了空架子。今年被全部裁撤。
從太祖、成祖傳下來的世襲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指揮使等軍官,能打仗的基本上都被抽調出去,名冊歸在二十六軍或海軍諸水師名下。
然後世襲武官職,百戶以上朝廷都認,不過得改。
百戶和試百戶合並為百戶,正、副千戶合並為千戶,衛所鎮撫、指揮使僉事和指揮使同知、指揮使合並為指揮使僉事、指揮使同知和指揮使,總共五級。
全部轉到左右千牛衛名下,繼續領乾餉。
不過朱翊鈞怎麼可能讓他們繼續占便宜。
軍律規定,世襲武官家中子弟必須有一人考入陸海軍士官或軍官學校,以士官或軍官服役三年以上,才有資格繼續傳襲。
如果軍功足夠,還可以往上升一升。
自從,軍人為大明出生入死,犒賞之一就是世襲官爵。
最低的就是五級世襲武官職,中間是六級勳爵,類似於此前的都指揮使僉事以上的世襲武官職。
再往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封爵。
軍功封爵都是世襲罔替,意思就是他隻要自己不作死,爵位就能一直傳下去,與國同體。
勳爵和世襲武官就需要再一輩接一輩地努力,必須有子弟入伍從軍,為國效力,才能延續這份優待和榮耀。
朱翊鈞保持世襲武官的用意,就是繼續保留一塊現役軍官的“優秀生源地”。戚繼光、俞大猷、李超等大明海陸軍大部分高級將領,都是世襲武官出身的。
要把這個傳統發揚光大,要讓這些世襲武官們與因軍功被敕封的勳爵們一起,成為東方騎士和軍事世家,為大明海陸軍源源不斷地提供優秀軍官,同時也成為保證大明國本和皇權的一塊重要基石。
至於各衛所保留下來的小旗、總旗以及軍士,全部轉給兵部。打仗不行,那你們還是老老實實當農民或工人吧。
這些人被諸多工廠選走了一批,又轉業去鐵道工程團一批,剩下的這些真的隻能當農民了。
“內閣的意思,戎政府轉過來的這些裁並衛所田地和人口,全部改為農場和牧場”
“農場和牧場?”
“是的,前些年高公執掌戶部,清丈田地,重點是清查衛所被侵占田地。光是大同、薊州、宣府、遼東、寧夏、甘肅邊鎮衛所,就清得田地兩千八百一十萬畝。
其中薊州和宣府衛所的不少田地,就在你直隸轄下。他們一部分改為農場,一部分改為牧場,以後都會歸你們地方管轄。”
朱翊鈞此時插了一句,“皇莊有官田三百七十五萬九千五百四十六畝,各藩宗室名下莊田或侵占的田地,合計二千一百六十萬畝,退還衛所和百姓等外,被除藩沒為官田有二百一十九萬畝,繼續為各藩莊田有二百五十六萬畝。
這八百五十萬畝田地,全部改為官田,朕交給少府監管理,成立兩到三家農墾總公司,下麵分設若乾農場和牧場,再進行聯產承包責任製經營。”
胡如恭驚訝地問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