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補充營,正好可以讓新兵在訓練的時候養養身子,等部隊缺員以後再從補充營補充到各連,這樣最起碼可以避免新兵和老兵的訓練無法同步。
陳成興和羅平兩人做出決定後,補充營立刻就建了起來。
因為不是主戰部隊,而且補充營都是新兵,思想和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補充營的營長是從政治處選派了一個政工乾部擔任。
孔翰文,是陳成興之前從旅部帶回來的政工乾部,老紅軍了,在思想教育方麵比較拿手。
將補充營搭建起來以後,新二團也展開了一場大練兵,陳成興還提出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口號。
各部隊每天6點準時起床訓練,首先要做的就是全副武裝的行軍訓練。
要知道,在世界戰爭史上,速度是創造奇跡的關鍵。
正常來說,各國家的全副武裝行軍,每小時最少都是5公裡,每天是行軍4050公裡。
而陳成興提出的則是要做到全副武裝,每小時行軍7公裡,且連續行軍25公裡不停歇。
輕裝急行軍,速度要更快,達到每小時15公裡以上。
即使新二團現在飲食上有所欠缺,但是有陳成興特性的加持,這一點並不難完成。
請...您....收藏_6191書1吧六\\\九\\\書\\\吧!)
除了全副武裝的行軍訓練之外,部隊要進行偏向實戰的搏擊和拚刺訓練。
當然了各部隊的思想學習和文化學習也不能落下,陳成興想要的是一支從思想到肉體,全副武裝的無敵軍隊。
為此陳成興還不定時的組織文化考試,要是哪個連敢有不及格的,那營長、連長都得在團部大門口站一天。
在大練兵的時候,陳成興也考慮過要不要推行三三製戰術,這畢竟是輕步兵的巔峰戰術。
但是想了想,陳成興還是放棄了這一打算。
三三製的出現,是因為部隊武器落後,沒有足夠的輕機槍,導致整班都是步槍手。
因此才以三人組成戰鬥小組,三個戰鬥小組組成步兵班,以三角形進行進攻和協防。
小組成員分工明確,一人負責進攻,另外兩人負責掩護和火力支援。
三三製的優點很多,比如可以降低傷亡,可以通過層層推進、交替掩護來加強進攻力度。
但是其缺點一樣明顯,大量的訓練就先不提了,這一戰術不是精銳絕對玩不轉。
三三製的最大問題就是非常靈活,但缺乏足夠的攻擊的強度,畢竟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分散了兵力。
這就導致進攻部隊,很難在短時間內湧入更多的兵力,以鞏固和擴大戰果。
如果守軍有足夠的意誌,敢於組織自動火器、甚至刺刀近距離搏殺,那立刻就會打成陣地絞肉戰,這一點在解放戰爭時期發生過多次。
比如‘配水池之戰’以及‘老虎團大戰夜老虎團’的經典對決,而代價也是雙方傷亡殆儘。
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得加強火力,但是有了強大的火力就沒必要用三三製了。
這就使得一根筋變成了兩頭堵。
戰爭的發展方向,還是以輕機槍為班組核心的進攻、支援、掩護。
最關鍵的是抗戰前期,八路軍目前還是以遊擊、偷襲為主,真正的陣地攻防戰並不多見。
因此陳成興索性放棄了這一打算,等到了解放戰爭,要是自己不能喊一聲‘給老子炸!’,那不是白穿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