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二月初九,真定。
四萬朝廷大軍,已經完成了對真定外圍的清理,開始逐步包圍這座城池,這樣的舉動似乎把意圖表達得太過明顯,所以城內的遼人陷入了極致的憤怒,他們還沒有被魏人如此看不起過!
幾支騎兵從城門衝出,朝著城外還未立起的大營發起了衝鋒,然後他們很快就被成排的火槍狼狽地打了回去。
這種情形在最近的真定時常上演,這個冬天給了遼人休養及準備的時間,也未嘗不是給了魏人成批列裝火槍的機會。
京城在造,臨漳在造,邯鄲高邑也在造,造好了就送到前線,沒開過槍的士卒就在欒城的大營訓練,用子彈喂個幾天總能讓他們習慣這種新式的武器,然後就成批地拉出去打遼人。
當然,對麵的遼人也不是沒有一點掙紮的機會,他們當初也是搶到過火槍的,甚至在邊境的戰爭裡學會了用天雷和火炮,隻是他們再怎麼仿造再怎麼想要和魏人一樣徹底改變戰爭方式,可他們要走的彎路還不少,哪裡有個像顧懷一樣的人站出來幫他們指一條明路。
所以概括下來大概就是,時代是真的變了。
而很顯然真定戰場魏軍的接連勝利給了所有將領和士卒一定的信心,起碼很多原本出工不出力的將領們現在也開始打起了硬仗,尤其是在時間到了一月底,離開春越來越近時,真定城外爆發了不知道多少戰鬥,而最終李易也達成了一開始的戰略目的,將外圍清掃乾淨之後圍死了真定。
現在遼人想要過來,隻能走兩條路,一條是從之前的邊境南下,一條是走河間馳援,但步步為營的李易根本沒給他們這個機會,在圍死真定的第一時間就讓最為精銳的神機營封鎖了道路,防止遼人衝過來,而剩下的步卒以及新列裝火槍的士卒則是全部開拔到了真定城下,不給城內遼人任何衝出來的機會。
這種步步為營的手段證明了李易的帥才,在這一場接過顧懷指揮大權的戰爭裡,他幾乎沒有犯錯,如果一開始時在一片寬闊的地域指揮大軍團作戰他還感覺有點吃力,那麼在接連的野戰和勝利後,他已經可以做到對數萬大軍如指臂使,甚至給遼人挖了不少的坑。
二月初十,真定攻防正式開始。
比起遼人,魏人顯然更擅長攻城一些,在圍城階段,李易就完成了必要的準備,無論是城外搭建起來觀察城內情況的高台,還是砍伐樹木造出來的雲梯衝車,甚至他還拉了剛剛造好還帶著餘溫的幾十門大炮過來,日夜不息地朝著城內開轟。
當然,遼人打下真定,不可能沒有繳獲火炮,城頭上的火炮完全可以用,但跟魏人比起來,那些江南平定之後就匆匆造好的火炮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射程不夠。
這就缺了大德了,我打得到你你打不到我這種路子是遼人最擅長用的,完全沒想到有一天會落到自己頭上,城外幾十門大炮就在城內火炮射程之外開轟,城牆上守城的遼人士卒經常莫名其妙就被炸死一片,有時候那炮彈甚至會越過城頭落到城內,有個倒黴的偏將正在城內訓話,一發炮彈落下來轟的一聲連帶著他的親衛都一個沒活下來。
開戰的前三天遼人就被這種打法搞得痛不欲生,連吃個飯都得觀察天上會不會掉炮彈,畢竟那些卑鄙的魏人總是轟著轟著就換一個地方,搞得整個城內都不安全。
當然,遼人在短暫的破防之後,也是有想借著騎兵的速度優勢,在城外開炮時出城衝殺,然後毀掉大炮的心思,可這個計劃隻實施了第一次就徹底夭折,因為魏人的炮兵陣地上除了有密集的路障壕溝以及步卒守衛,居然還有火槍隊!
這下完了,除了挨轟沒有其他辦法,城內的遼人大概也是拿定了主意,轟就轟吧,隻要城牆不倒就沒事,炮彈轟進來誰死了誰倒黴。
而當發現遼人做起了王八之後,城外高台上觀察了許久的李易微微一笑,傳下了軍令。
接下來的幾天裡,魏人算是讓遼人開了眼界什麼叫攻城的藝術,包括但不限於挖地道、熱氣球轟炸放火、灑傳單號召城內還活著的魏人開城牆、用投石車往城內扔遼人或者動物的屍體試圖引發瘟疫,最後甚至還讓青壯開始挖河道,試圖從旁邊引水泡城牆的牆根。
忍無可忍的遼人又出城衝了幾次,可收效依然甚微,李易在攻打真定的過程中打的全是硬仗呆仗,他知道自己沒有伯爺那樣的勇氣與決斷去畢其功於一役,但他可以保證自己一點錯誤都不犯。
而就在這樣的折磨下,城內的遼人已經接近崩潰,他們沒有想到自己費了大力打下的真定不僅沒有成為有效的防禦反而成為了一座牢籠,束縛住了他們最擅長的野外作戰的能力,隻能被動在城內挨炸,而魏人也根本沒有爬城牆的意思,隻是用儘各種手段來一點一點地消磨他們的意誌,讓每一天上城牆守城都變成了他們最為恐懼的事情。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了整整七天,原本雄偉高大的真定城牆被轟得坑坑窪窪烏黑一片,好幾次魏人的地道都差點挖過了城牆,要不是城內有魏奸獻計,在城牆下挖坑埋入大甕,然後讓人日夜不息地聽地下的動靜,真定真有可能就這麼破了。
但事實上沒破也沒好到哪兒去,城內已經有了幾次魏人的暴動,糧草雖然足,但軍心士氣一落千丈,每一日都有遼人想要出城廝殺而不願去守城牆,好幾個將領甚至質疑起了主將的決定,認為蕭弘是之前在欒城一戰被打沒了膽子,如今情形,最好就是把城內的魏人殺光,然後突圍,去到遼人最擅長的戰場。
各種爭論還沒有結束,感覺時候到了的李易一聲令下,數萬圍城的魏軍便開始了正式的攻城,在炮火的掩護下架設雲梯爬城牆,護送衝車擂木攻打城門,火槍隊壓陣時刻緊盯著城內的騎兵,無數持著大刀長矛,在邊境土生土長的魏人前赴後繼地撲了上去。
這一幕會讓所有看到的人熱血沸騰,如果站在高空,仿佛會看到無數的螞蟻集成黑雲慢慢覆蓋掉精致的積木盒,而那些螞蟻,都是一個個失去了家鄉,失去了土地的魏人。
這種慘烈的攻城,在這片土地上上演了無數次,但這一次角色卻徹底的調轉,守城的是遼人,攻城的是魏人,唯一相同的,大概便是那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逝的生命。
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僅僅第二日,真定就破了。
這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李易親手挑選的悍不畏死的先登營,比如城外火炮掩護下原本靠近城牆最難的一段路變得平坦快速,比如被折磨多日的遼人早已失去了一些戰意,比如某些遼人將領所產生的想要突圍的情緒。
總之最後的結果,是先登營開辟出了一塊陣地,火槍隊迅速壓上,壓製了城頭的遼人,然後城內某個魏人立下大功,成功聯合其他人打開了城門。
雙管齊下,半日血戰之後,真定易手,城內遼人突圍八千騎兵,四千步卒。
在紛飛的戰火裡,滿臉都是血的蕭弘帶著親衛騎兵逃出了城門,在許多將領不願聽他命令,選擇放棄真定突圍出城之後,他連基本的聚兵都已經做不到了。
他最後看了真定城頭豎起的大旗一眼,還有身邊同樣狼狽的一群親衛,不知道自己該說點什麼。
他還活著,可他很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