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那我得好好聽聽。”
孟思遠聽到程默的話,立即擺出一副認真的模樣,甚至都沒有去問程默怎麼會突然寫歌。
於是,程墨打開旁邊的錄音機,直接把磁帶塞裡麵。
很快,喇叭裡便傳出伴奏的聲音。
當似是而非的四擊頭響起,孟思遠眉頭忍不住一挑。
以他的耳力,自然能聽出,這熟悉的旋律並非是由傳統京劇樂器敲打出來的,不過想到程默事先說明這是一首歌,他也就沒說什麼。
他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性格,更不會一味的認為今不如古,這些年,京劇其實也在不斷地發展,改變。
就好比他剛剛聽的那首《梨花頌》,其節奏跟曲調,已經跟他當年初學藝的時候有了很大的改變。
對於這種改變,有的人反對,有的人讚同,甚至沒少吵架。
緊接著,便是劉蓓蓓的聲音響起。
【那一天爺爺領我去把京戲看】
僅此一句,孟思遠的興趣就更濃了,神情也越發的認真,畢竟歌詞裡都出現了京戲,有點意思。
直至二胡的伴奏響起,繼而那濃鬱的京劇唱腔接上。
【藍臉的竇爾敦~盜禦馬】
孟思遠的瞳孔不自覺的微微放大,一幅清晰的畫麵隨之在他腦海中敞開。
【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一句接一句。
一幅又一幅的畫麵。
孟思遠的神情好似僵住,整個人完全沉浸進去。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直至歌曲放完,他還是一動不動。
“再放一遍。”
“再一遍。”
…………
連續幾遍後,孟思遠終於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這首歌,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普通人,聽的是旋律,是歡快熱鬨。
喜歡,懂點京劇的人,聽的是歌詞的味道。
而從業者,尤其是孟思遠這種一輩子都撲在京劇上的人,聽的卻是回憶,是他自己的故事。
崔建那首《一無所有》為什麼讓當下那麼多年輕人瘋狂喜愛?
就是因為這首歌寫進了他們的心坎裡。
他們這一代,經曆過挫折,迷茫,經曆了下鄉,回城,甚至一度成為無業青年,被家人嫌棄,被外人瞧不起,正如歌聲裡唱的:你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同理,失戀的人喜歡聽傷心情歌,困境的人喜歡聽勵誌的歌曲,漂泊的遊子喜歡民謠的淡淡鄉愁,騷動的心,喜歡聽山路十八……摸。
這便是情感的共鳴,也是音樂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
“你是有備而來啊,這便是你三年的沉澱,交出來的答卷?
如果是的話,我給你打滿分。
你可以出師了。”
良久,孟思遠有些沙啞的聲音才響起。
倒倉前,程默考進戲劇學院的時候,孟思遠沒有說過出師。
倒倉失敗,程默黯然失色,心灰意冷的時候,孟思遠依舊沒有說過出師。
而眼下,當他聽到程默寫的這首歌,方才說:你可以出師了。
程默能夠感覺到此刻對方那毫不掩飾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