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除了經濟和軍事方麵的,還有用人方麵的。”
“為了培養出合適的人才,王安石頒布了四條政策,整頓太學,三舍法,改革科舉,編寫三經新義作為官方教材。”
“整頓太學:規定除太學主管官外,太學另外設十名直講負責講解經義,會對學官定期考核根據教學結果給予升降獎懲。”
“三舍法:實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進行教學,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
“改革科舉:廢除了原先的考試科目,參加進士科的考生可選擇範圍,進士科考試分為四場,主要以經義和策論為主。”
“編寫三經新義作為官方教材:重注儒家經典《詩》、《書》、《周禮》,合稱《三經新義》,作為科舉考試官方教材,宣傳變法思想,為朝廷培養經世致用型人才。”
嬴政看了看王安石對於人才方麵的變法,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
他們大秦想要找到一個人才,可謂是千難萬難,要不然他也不會輕易放過李斯。
李斯聯合趙高在他死後大行謀逆之事,按照他的性子,早就把李斯拖出去砍了。
可他不能,朝堂上可用的人才實在是太少,而李斯的才能眾所周知。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給李斯戴罪立功的機會。
由於讀書成本高昂,普通的老百姓是讀不起書的,自然也就和人才無緣。
他想要招攬人才,隻能從那些貴族中招募。
他一直想要做出改變,不想受製於那些貴族,從其他渠道招募人才為他所用。
看了王安石的用人之法後,他心中已經大致有了眉目。
他可以參考這個科舉的形式,通過考試招募合適的官員。
不過短時間怕是不能做到,讀書人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蘇晨說完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後,各朝的曆史大佬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大多數曆史大佬對王安石變法還是持正麵的態度,也對王安石的變法精神表達了讚善。
這些曆史大佬要麼是帝王將相,要麼是文武大臣,深知變法的難度有多艱巨。
北宋積貧積弱,王安石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不顧萬千人的阻力,也要堅持變法,這種精神深深折服了這些曆史大佬。
尤其是北宋前麵朝代的一些皇帝,他們為了自己國家的強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變法,可能夠變法成功的寥寥無幾,可見變法的難度有多大。
王安石變法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不影響他們對王安石的讚揚。
王莽:要是朕有王安石的輔佐,君臣兩人齊心,想來應該可以成功推行新政吧!
劉秀:王莽,你就不要白費力氣了,不管誰來幫你,你的新政是不可能成功的,隻會讓天下黎民百姓跟著遭殃。
王莽:劉秀,亂臣賊子,伱休要得意,朕會把你找出來砍頭,這天下休想再出現光武帝。
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