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楊震:沒想到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是我的後世子孫,雖然隋朝二世而亡,時間太短暫,但不管怎麼說也開創了一個王朝,我這個後人了不起啊!
周文帝:朕就說楊堅此人的風骨不同於世間的人,果然被朕說中了,隻是沒想到楊堅篡位登基,朕還是低估了楊堅。
各朝的很多普通人聽得心裡很不是滋味,年僅十六歲就已經是驃騎大將軍了,人與人的差距大得離譜。
他們十六歲的時候還是屁事不懂的毛頭小子,再看看彆人的成就,真是不能比,也難怪隋文帝可以建立隋朝。
但是更多的古人則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楊堅是漢朝太尉楊震的第十四代孫子,兩者相差了四百多年。
整整隔了四百多年,楊家還能夠發展得如日中天,這就是世家大族的可怕之處。
東漢到隋朝之間的王朝都滅亡了好幾個,可楊家依舊能穩如泰山,絲毫不受影響,甚至還能開創皇朝。
在這一刻,各朝很多人更加深刻明白了一句話。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確實如此。
“559年,北周時期周明帝即位,任命楊堅為大興郡公。”
“周明帝曾派遣善於看相的人來和為楊堅看相,來和對周明帝稱楊堅最高的成就不過是上柱國,而私下對楊堅稱其必經過一番殺戮後成為天下的君主。”
“573年,周武帝納楊堅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於是對楊堅更加禮遇尊重。”
“齊王宇文憲向周武帝進言,稱楊堅的麵相恐怕不是作為人臣的相貌,應該儘早除掉他,周武帝不以為然。”
“內史王軌也急切地進諫,稱太子日後並非國家的主人,而楊堅生有反叛的相貌。”
“楊堅知道後十分畏懼,行事小心謹慎,以韜光養晦。”
來和:還好我聰明,當初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否則就要得罪隋文帝了。
宇文憲:本王早就知道楊堅此人心懷不軌,果然被本王說中了,可惜武帝不以為然,錯過了鏟除楊堅最好的時機。
王軌:我說什麼來著,相由心生,一看楊堅就是反賊。
楊堅:要不是朕當時謹小慎微,恐怕早就被這些奸人害了。
他當時可沒有任何野心,卻還要遭到奸人的無端指責,想要置他於死地,這上哪說理去。
他後來造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這些奸人逼反的。
“578年,北周宣帝即皇帝位,楊麗華從皇太子妃成為宣帝皇後。”
“楊堅作為皇後的父親,被任命為上柱國、大司馬,開始輔政北周政權。”
“周宣帝製定了《刑經聖製》,極為嚴苛,楊堅認為法令條例嚴酷不能夠興盛國家、安定百姓,加以懇勸。”
“楊堅的地位和聲望漸高,周宣帝對其產生忌憚之心。”
“周宣帝有四位寵幸的後妃,幾人為了爭寵,常常詆毀對方。”
“周宣帝發怒之時,對皇後楊麗華稱一定會族滅楊家。”
“於是周宣帝召楊堅入宮,命令左右侍衛如果楊堅神色有變就殺了他。”
“不料楊堅到了宮內,神情和臉色自若,於是周宣帝沒能找到借口殺了他。”
劉徹:楊堅曆經了好幾個北周皇帝,這北周的皇帝更換也太頻繁了,周文帝,周明帝,周武帝,周宣帝,不知道後麵還有沒有。
他之前就有聽說南北朝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如今看來的確如此。
這得混亂成什麼樣子,短短時間就更換了四個皇帝。
而且看這情況,估計除了周宣帝,後麵還有其他的皇帝。
這麼看的話,隋文帝楊堅結束混亂,統一天下,這樣的功績不可謂不大。
他記得很清楚,之前天幕就有一個盤點千古一帝的視頻,其中就有隋文帝楊堅。
雖然楊堅的功績比不上他,但結束混亂局麵,建立大一統的王朝,憑借這一點還是勉強可以上榜的。
楊堅:還好朕當時心中早有準備,這才能化險為夷,免遭宣帝毒手。
周宣帝召他進宮商議政事時,他就有所猜測,覺得此行就是一場鴻門宴。
所以在他進宮之前,他就有所對策。
不管周宣帝怎麼激怒,他都要心如止水,不能給周宣帝可乘之機。
最終,憑借他的鎮定自若,成功化險為夷。
不過他也知道,逃脫得了一時,逃脫不了一世,總不可能時刻防著周宣帝。
於是他最後想出了一個兩全之策,暗中透露自己有外出就藩的想法。
這個想法也正合周宣帝的心意,把他調任到亳州任總管一職。
這樣一來,周宣帝放心了,而他也安心了。
“楊堅任亳州總管時,有人勸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業,楊堅表示時機還不成熟,至此楊堅取周自代的願望溢於言表。”
“周宣帝自幼生長於宮內,不問朝政,沉溺酒色,滿朝文臣武將敢怒而不敢言。”
“周宣帝不但不聽忠臣勸告,反而覺得這皇帝當得太不稱心如意,於是想出一個逍遙自在的辦法,把皇帝讓給年僅六歲的兒子。”
“周宣帝退位後自稱天元皇帝,住在後宮,終日與嬪妃宮女們吃喝玩樂,荒淫無度的生活使他年僅二十二歲就喪命了。”
李世民:周宣帝太過昏庸無能,把皇位傳給六歲的兒子,自己去飲酒作樂,虧他乾得出來,也不怪舅老爺奪了他的皇位。
對於這種昏君,他一百個看不起。
不是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一點也不懂得珍惜,把皇位當兒戲,滅亡也是應該的。
他千辛萬苦奪得皇位,可謂是倍感珍惜。
在這個皇位上兢兢業業,就怕乾不好,對不起天下臣民。
楊堅:不怪朕取而代之,實在是宇文皇家不爭氣,就這麼糟蹋江山社稷,既然宇文家不想要這個皇位,那他就不客氣了。
周宣帝荒淫無度,不理朝政,置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
他要是不取而代之,全天下老百姓都不會答應。
而且連老天爺都在幫他,要不然周宣帝也不會二十二歲就縱欲而亡。
周宣帝喪命,六歲兒子周靜帝即位。
這麼好的機會,他要是不把握,對不起老天爺賜給他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