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一想到自己的成果被唐朝繼承,給大唐做了嫁衣,心裡就不平衡。
大唐不僅滅了他的隋朝,還把他隋朝很多優秀的製度全盤吸收。
這種被敵人吃乾抹淨的感覺,他越想越鬱悶。
不過唯一值得他欣慰的,就是未來的唐太宗李世民,現如今已是他楊堅的兒子。
既然是他的兒子,而他開創的製度被大唐拿去用也是理所應當的。
畢竟他是楊世民的爹,他死後東西自然要留給兒子。
一想到這個,他就不再鬱悶,心情反而格外舒爽。
“除了之前提到的施政措施,營建大興城也是楊堅最為重要的政治措施之一。”
“隋朝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久經戰亂,殘破不堪。”
“而且宮室形製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統一國家都城的需要。”
“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汙水沉澱,臟亂不堪,飲水供應也成問題。”
“於是楊堅下令在長安城東南修築新城,叫大興城。”
“在此之前,從秦漢一直到南北朝,都城之中的城市格局,沒有章法,沒有布局,皇宮、官署、民居,交錯相處,十分雜亂。”
“大興城之後,都城的均衡對稱格局開始形成,街道整齊劃一,南北交錯,東西對稱,大街小巷,井井有條。”
“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部分相對分開,完全采用東西對稱布局,界線分明,既安全,又實用。”
“隋朝滅亡後,大唐定都大興城,並改名為長安城。”
李世民:楊堅,感謝舅老爺給朕修建的長安城,朕會讓長安城聞名天下,以報答舅老爺的建城之恩。
楊堅:李世民,好大兒不用謝,這都是父皇應該做的。
李世民:?
李淵:?
楊堅:李世民,李淵,朕宣布一下,朕現在是李世民的爹。
李世民:……
李淵:姨夫,不要開倫理的玩笑。
楊堅:朕沒有開玩笑,朕已經認這個時代的李世民為兒子,並賜名楊世民,而且朕百年之後,還會把皇位傳給朕的兒子楊世民。
李世民:……
李淵:……
楊堅:李世民,父皇給兒子建城也是應該的,所以好大兒不用這麼客氣。
李世民:……
李淵:楊堅,姨夫,你這事做得不地道,怎麼還搶朕的兒子?
楊堅:此話差異,怎麼能說是搶兒子呢,世民完全自願的,朕可沒有強迫世民。
楊世民:兒臣可以作證,父皇的確沒有強迫兒臣。
李淵:楊世民,世民,你?
楊世民:李淵,高宗皇帝不要叫這麼親密,我怕父皇會誤會。
李淵:……
李世民:……
一家人你來我往的交鋒,再加上這個楊世民茶裡茶氣的,蘇晨看得直呼過癮。
要不是還有正事要辦,他都想暫停下來加入吃瓜隊伍。
“楊堅除了在政治方麵的改革措施,在經濟方麵也頒布了一些政策。”
“經濟方麵最重要的措施有大索貌閱和輸籍法。”
“隋朝初年,農民隱漏戶口的現象極為嚴重,直接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和對勞動力的控製。”
“為了查實應納稅和負擔徭役的人口,於是楊堅下令在全國進行人口普查,即大索貌閱。”
“通過大索貌閱,戶籍本上有11萬多人查實為壯丁,有164萬多人新編入戶籍。”
“楊堅取得了括戶運動的成功,接著又實行輸籍法,確定戶籍,以此為依據來收取賦稅。”
“由於戶籍所征斂的數額比豪強少,故在輸籍法實行之後,有不少隱漏逃亡的農民成為國家編戶。”
“這些舉措防止地方豪強和官僚勾結,營私舞弊。”
“將從豪強手裡依附的人口解放出來,增加了國家的勞動力,調動貧苦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家掌管的納稅人丁數量大增。”
劉徹:人口普查這個辦法好,既可以打擊地方豪強,又能增加不少納稅人口。
他們大漢同樣存在老百姓隱漏戶口的現象,給大漢朝廷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如今大漢正在和匈奴開戰,急需大量的青壯年充實軍隊。
要是壯丁都隱藏起來,無疑讓大漢軍事力量大減。
除此之外,隱漏戶口的百姓多了,也會造成逃稅漏稅,這對國家財政極為不利。
現如今隋文帝的人口普查給了他很大的啟發,或許他們大漢也可以來一次全國人口普查。
相信不僅可以多出不少壯丁,甚至還能增加很多納稅人口,還可以削弱地方豪強的力量。
一舉三得的美事,他已經迫不及待想找大臣商議此事。
蘇軾:隋文帝的這個全國人口普查,不過是將廣大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以便進行剝削罷了。彆看普查過後多了一百多萬戶籍人口,可卻並不能真實反映隋朝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
“楊堅在經濟方麵的措施還包括全國各地都修建了大型糧倉,每個糧倉的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
“大唐貞觀年間,發現了隋朝遺留下來的糧倉,隋朝已滅亡了20年,楊堅已經死了33年,可糧倉裡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
“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遺址,麵積達45萬多平方米,探查出259個糧窖。”
“其中還有一個糧窖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
各朝的老百姓聽得暗暗咋舌,直呼不可思議。
隋朝到底修建了多少大型糧倉,居然到了後世還有糧食存在。
儘管糧倉的糧食已經燒毀碳化,但也足以說明隋朝的富裕強盛,糧食都已經多得吃不完。
各朝的皇帝顯得尤為驚訝,沒想到隋文帝建造了這麼多規模龐大的糧倉。
而且每個糧倉都儲藏了百萬石糧食,這才是最為恐怖的。
很多皇帝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隋文帝時期國家富裕,今天可總算見識到了。
楊堅得意洋洋的揚起頭顱,臉上容光煥發。
他深知民以食為天的道理,老百姓的頭等大事就是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