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她將那白瓷小杯攥在手心,淡淡道,“我們這個千戶所的存在,本就不是什麼秘密,隻是時間久了,也沒人刻意提及,但是兩京之中,台麵上做事的人也不少。”
裴元聽的稀裡糊塗,但他記得張容的話,不多吭聲。
韓千戶自顧自說道,“本官所轄的千戶所,名曰鎮邪。原本太祖皇帝設立時,專職追殺明教餘孽。明教教主死後,幾位法王也沒了蹤影,我們鎮邪千戶所又轉為追捕妖人,平弭其他邪教。”
裴元聽得明教餘孽幾個字,不由心驚肉跳。
朱元璋本是明教教眾,勢大之後,又除掉小明王,唯我獨尊。
這件事在江湖市井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隻是官麵上避諱很多,誰敢提起?
裴元額頭生汗,連忙道,“卑職孤陋寡聞,卻是初次聽聞。”
韓千戶似笑非笑,又轉起了手中的白瓷小杯。
“那,砧基道人你總知道吧,那些便是我們千戶所在各寺觀中的耳目。”
韓千戶看著張容,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我等忠於職守,兢兢業業,做的也都是坦蕩的公事。也不知道誰那麼心思陰暗,把我們弄得像是藏頭露尾的鼠輩一般。”
張容擦了擦汗。
太宗爺的命令,誰敢多話?
鎮邪千戶所追殺明教餘孽,尋找民間妖人的事情,本就拿不上台麵,如何能宣之於眾?
裴元聽了砧基道人四字,恍然大悟之餘,心中更添敬畏。
大明朝靠著明教起事,對這些能煽動百姓的僧道管理極為嚴格。稍微大一些的寺廟宮觀,都設有砧基道人坐探。
這件事後人或許難以理解,但是成書於明朝的《西遊記》,卻忠實的把這些現象體現出來。
話說那一回。
眾菩薩請如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如來微開善口,敷演大法,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得嚴,但見那天龍同繞,花雨繽紛。
如來說完,又對眾言,說是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
“東勝神洲,敬天禮地,心爽氣平。”
“北俱蘆洲,雖好殺生,隻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
“我南亞次大陸,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如來吹完牛逼,讓觀世音菩薩去東土尋取經人。
觀音拿了如來賜下的錦斕袈裟、九環錫杖以及金、緊、禁三個金箍,下了靈山。
剛到靈山腳下,就被玉真觀的金頂大仙叫住了,“乾嘛去,過來登記。”
觀音菩薩,“……”
沒想到被如來說的熱血沸騰,一場心潮澎湃之後,下山還要登記。
菩薩不敢久停,曰,“今領如來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
大仙聽了又問,“取經人幾時方到?”
菩薩道,“未定,約摸二三年間,或可至此。”
等到觀世音菩薩登記完,情緒已經有些消沉了。
這事業還能有前途?
後世人看到這裡可能有些奇怪。
這踏馬扯淡的吧?
靈山佛祖腳下,堂堂觀音菩薩出門,還要找個道士登記?!
但並不奇怪。
小說來源於現實,明朝人認知的世界,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明朝人寫的小說,無論是金池長老的觀音禪院,還是如來佛祖的靈山,都有道人管著出入。
這些橫壓在一切宮觀廟宇之上的各色道士,便是這些砧基道人。
這一支世俗之外的強大力量,名義上歸禮部管轄,但裴元今日聽了這番內幕,已經明白過來。
眼前這個鎮邪千戶所的美貌千戶,便是所有砧基道人真正的大頭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