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仙從事科研領域這麼多年,想想後,算是被他說服。不過老陳同誌仍然有他的考量。
“建昆呐,我不是不讚同你的想法,但是你想過兩個問題嗎。
&t;divcss=&ot;ntentadv&ot;“第一,科院包括其他單位的研究員們,他們精通的領域各不相同。比如說我們研發姨媽巾和尿不濕,主要仰仗的是材料學的研究員,如果我們致力於研究電子科技,他們還能參與進來嗎,能與我們同行嗎?
“不是每個人都有創業的勇氣的。”
陳春仙歎息一聲後,繼續說道:“第二,當前經濟形勢如此艱難,一個姨媽巾技術賣出一百萬,尿不濕技術賣出三百萬,是個企業都渴望新型技術。
“值此危難之時,我們難道不應該包羅萬象,儘快從各個領域中孵化出更多的新技術,幫助社會走出經濟泥沼嗎?”
李建昆沉默,老陳的話自然沒有錯。隻是他二人視界不同,一個主看當下,一個著眼未來。
“這樣吧。”
他思忖後,做出讓步,說道,“我同意科技大樓建成後,分出多個部門,做不同種類的研發,但有一點,核心部門必須研發電子科技,由你親自主持。”
老陳想想後,點點頭,“也好。”
第(2/3)頁
第(3/3)頁
複又問道:“電子科技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你打算研究啥?你以前說的芯片?不是我說啊建昆,這玩意是個係統工程……”
“不。”李建昆打斷他道,“研究光刻機。”
去年和老陳長聊幾回後,他認真思考過,想靠一個研究單位,把芯片弄出來,確實有點不切實際。既然如此,芯片這個係統工程中的其他環節,他再想辦法,日後慢慢整合。中關村這個實驗室,則研究最基礎最核心的東西——光刻機。
老陳撓撓頭道:“其實研究光刻機的,周邊有兩家機構呀。”
是啊,可他們最後都會放棄。
李建昆有這個計劃後,自然打聽過。目前國內研究光刻機整機的僅有的兩家單位,全在方圓五公裡內。
這是一個很好優勢。
第一家是科院微電子所。1965年我國一款光刻機——65型接觸式光刻機。正是由他們聯合魔都電子儀器廠,一起研發出來的。
不過現在似乎不太重視了,很多年沒聽說過有成果。
第二家在清華。清華有個精密儀器係。62年在旁邊建起一個“精密光學儀器加工廠”,也被稱為“9003實驗基地”或“9003所”。
國內當下最先進的光刻機技術,全在裡頭。
1971年,他們研製出了第一台光刻機和分步重複照相機。這台光刻機與65年那款不同,它可以投入規模化生產。即世界光刻機領域劃分中的,第一代光刻機。
1980年,他們又研發出了自動對準分步投影光刻機。即第二代。
眾所周知,光刻機發展到2020年代時,共有五代。
一代和二代,從性質上講,均為接觸接近式光刻機。
第三代為掃描投影式光刻機。
第四代為進步掃描投影式光刻機,不同之處主要在於,使用了激光光源,使得芯片的製程和生產效率,大幅躍升。
第五代,即euv光刻機。
/body/ht
第(3/3)頁